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 )

别名:
化脓性筋膜炎,急性感染性坏疽,溶血性链球菌坏疽,医院内坏疽,皮下组织浅深静脉的进行性坏疽,全身中毒性休克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75%-85%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皮肤 全身
典型症状:
怕冷 剧烈疼痛 浅筋膜炎 足底烧灼感 皮肤弥漫性红肿
并发症:
贫血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普外科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简 介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早在1871年美国外科医师Josepoh Jones称本病为“医院内坏疽”。1909年Fedden描述该病,称之为“急性感染性坏疽”;以后Mccafferty等称本病为“化脓性筋膜炎”;1924年,Meleney命名本病为“溶血性链球菌坏疽”;1952年Wilson建议将皮下组织浅、深静脉的进行性坏疽统称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与链球菌坏死不同,本病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其中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等需氧菌。本病感染只损害皮下组织和筋膜,不累及感染部位的肌肉组织是其重要特征。
是否属于医保
别 名
化脓性筋膜炎,急性感染性坏疽,溶血性链球菌坏疽,医院内坏疽,皮下组织浅深静脉的进行性坏疽,全身中毒性休克
发病部位
皮肤 全身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相关症状
怕冷 剧烈疼痛 浅筋膜炎 足底烧灼感 皮肤弥漫性红肿
并发疾病
贫血
就诊科室
普外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治愈率
75%-85%
治疗周期
2-4周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相关检查
CT检查,一般摄片检查,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细菌学检验,血液电解质
常用药品
复方氯唑沙宗片,复方水杨酸甲酯乳膏,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
2-4周

相关推荐

坏死性筋膜炎相关医生

更多>

  • 秦新裕,主任医师
    秦新裕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外科

    擅长疾病:普外科、胃肠外科

  • 吴国豪,主任医师
    吴国豪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外科

    擅长疾病:普外科、消化道肿瘤、临床营养

  • 周平红,主任医师
    周平红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外科

    擅长疾病:消化道病变的内镜和外科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的EMR、ESD治疗等工作,首创ESE)和EFR治疗黏膜下肿瘤,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等微创新技术。

  • 吴肇光,主任医师
    吴肇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外科

    擅长疾病:外科危重病人复苏、营养的研究和临床及人工肝辅助装置的研制

坏死性筋膜炎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