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补药有哪些禁忌 秋补正当时 药补却宜慎重
相关企业: 妙正医药每年秋初以后,一些病弱体虚的人都有在家自制药膳的习惯,也有很多商家打出秋季药膳补品的招牌。然而,中国传统的药用饮食绝不是食物和中药的简单结合,而是在中医综合征分化和饮食分化理论的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味料制成的既有药物效果,又有美味的食物,用于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增强生命。盲目制作或食用药膳补品,如果没有医学知识,难免会误入歧途。 中药是药膳的主要原料。
4000多种常用中药中,有500种可作为药膳原料,其中天麻、人参、杜仲、茯苓、当归、沙参、陈皮、珍珠粉、冬虫夏草、决明子、天冬、丁香、黄芪、白芍、党参、枸杞、甘草、麦冬、鹿茸、山药、熟地、灵芝、首乌等。 这些"药食同源"中药与食品的结合在应用中需要遵循中医理论,使其作用相互补充、协调,否则会出现错误或影响效果,中医对药物饮食有严格的禁忌。
主要包括药物配伍禁忌、药膳和食物配伍禁忌、食物配伍禁忌和疾病禁忌。 根据中医理论,人的体质可以因遗传、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而不同,不同的体质会有不同的生理、病理和心理表现。制作和食用"药膳",最重要的是"辨体施食",体质虚寒者,不能施寒,素体火旺者,不能更温补,只能补其不足,为雪中送炭。 在药膳治疗中,不仅要注意非食疗中药的性味,还要注意食疗中药的性味。
一般来说,生姜、葱、红枣、核桃、羊肉、茴香等温热食疗中药具有温、散寒、助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证、阴证;绿豆、莲藕、西瓜、梨、菱角、马齿苋、菊花等凉性寒性食疗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证、阳证。 就五味而言,黑梅、石榴等酸味食疗中药能收敛固涩;
苦瓜、杏仁等苦味食疗中药能清热、降气、泻火、燥湿;甜味食疗中药,如枣、蜂蜜、麦芽糖,能滋补、调和、缓解疼痛;苦味食疗中药,如姜、葱,具有发散和行气的作用;咸味食疗中药,如海藻、海带等,能软硬散结;淡味食疗中药能渗利尿液,如茯苓、薏苡仁等。 以药膳为主"炖、煮、炖、蒸"主,最后都可以成为"汤",这样可以使药物和食物在长期加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释放有效成分,增强功效。药膳烹饪的特点是药食的原汁原味,既有补益作用,又有美味菜肴的特点,从而诱发人们的食欲,达到准确的效果。 "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保健原则,药膳饮食疗法也要适量有节制。短期内不要吃太多,也不要急于求成。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经常吃少量的食物,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能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