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HHV-6(全称Human Herpers Viruses,中文全称人疱疹病毒 6型)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并不是惟一的病原。HIV-7感染亦可引起本症。HHV-6还可引起婴儿发生无皮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
1.HHV-6 美国Salahuddin等于1986年从6例各种淋巴增生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其后的研究证明其基因构型与人类疱疹病毒特别是与CMV有66%同源性,属于β-疱疹病毒科,于1987年定名为HHV-6。
HHV-6为嗜淋巴细胞病毒,可在T型及B型淋巴细胞内复制。根据抗原性不同,又可将HHV-6分为A、B两组,两组病毒间的基因同源性达96%以上,但两型间的抗原性和致病性等方面略有不同。1988年从ES患者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分离出HHV-6。此后又从ES患者CD4+、CD8+、CD3+、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离到HHV-6。应用中和试验测定ES疾病不同阶段的HHV-6抗体,其结果阳性率为18%~100%。目前已确认HHV-6感染是引起ES的病因。绝大多数ES由HHV-6B组感染引起,极少由A组感染引起。
HHV-6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科病毒的形态特征,病毒颗粒呈圆形,由16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直径90~110nm;外面由皮质粒组成皮质层,厚约20~40nm;最外面覆盖一层脂质膜,表面有不规则糖蛋白突起。核心是线状双链DNA缠绕在一核心蛋白周围形成轴丝;成熟释放的病毒颗粒直径180~200nm。
2.HHV-7 Frenkel等于1990年首次从一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分离出HHV-7。此后又从一患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体内分离出该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为200nm。HHV-7有囊膜。与HHV-6、CMV同属于β-疱疹病毒科。
3.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
(二)发病机制
HHV对淋巴细胞具有亲嗜性。
1.HHV-6 HHV-6的基因组为163~170kb,能编码70多种产物,包括早期即刻蛋白IE-A和IE-B。HHV-6有2种变型(variant),变型A和B。两种变型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在最保守的基因为95%~99%,而在差异最大的部位则有75%。有人提出HHV-6的这两种变型应当被列入两种不同的属。不同变型在引起儿童或成人感染方面的亲嗜性可能不同。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HHV-6在人类引起原发感染,并在感染消退之后,该病毒的基因组可在宿主细胞内长期潜伏存在。此病毒有 若干糖蛋白,其中gH糖蛋白可能在该病毒进入细胞引起感染以及使受感染细胞融合中起主要作用。
HHV-6的核酸主要潜伏在外周血单核细胞、唾液腺、肾及支气管的腺体内,在一定条件下,HHV-6可被激活,引起再感染。HHV-6激活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体内存在HIV、EB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可激活HHV-6。
在电镜下无法将HHV-6与其他疱疹病毒区分开,但可用DNA杂交、PCR或用HHV-6特异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以免疫荧光抗体法将其与其他疱疹病毒区别开。HHV-6虽然与疱疹病毒属中的巨细胞病毒最接近,但这两种病毒之间没有抗体交叉反应性。
2.HHV-7 基因研究显示HHV-7与HHV-6和HCMV的DNA同源性较高。HHV-7可在脐带血单核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培养,方法类似HHV-6。HHV-7对T淋巴细胞有很强的亲嗜性。此病毒也常存在于健康成人的唾液中。
因本病很少死亡,缺少解剖资料,发病情况仍不十分清楚,根据其他疱疹病毒发病过程推测为:病毒从口咽部入侵,很快到达局部淋巴组织,生长繁殖,大量进入单核细胞,并随血流散播至全身器官组织。无论在感染极期、恢复期或甚至在健康成人中都可在循环的淋巴细胞中检出病毒,最多在单核巨噬细胞中获得阳性。病毒血症引起临床上各种表现。有认为皮疹系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所致,但也有认为系病毒直接造成病变的局部表现。对热退而疹出的机制尚未能解答。发现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似与HHV-6有协同作用,两类病毒都侵入CD4 淋巴细胞并进行繁殖,HHV-6 促CD4+表达而利于HIV 入侵,而HIV 则能提高HHV-6 基因表达和繁殖,故HIV 感染促使免疫力下降,则使HHV-6 病毒得以生存和扩散。带有HHV-6 病毒的巨噬细胞使受染的宿主细胞受体得以表达,而有利于该病毒在免疫低下机体中持续存在并有效地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