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肾炎(隐匿性肾炎 )

别名:
无症状性蛋白尿或血尿,无症状性蛋白尿及血尿,隐匿型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对症治疗为主,根治率约为20-30%
多发人群:
多见于青年人,男性较为常见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水肿 腰酸 蛋白尿 疼痛 血尿伴蛋白尿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隐匿性肾炎有哪些症状?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症状诊断

 一、症状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大多起病隐匿,或突然出现肉眼血尿,无其他泌尿系统症状,肾功能大多正常,主要临床表现为尿异常。临床可分为3种形式:

1.无症状性血尿

患者多为青年人,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在体检时发现有镜下肾小球源性血尿,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部分患者于剧烈运动、高热、感染、饮酒等情况下,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并于短时间内迅速消失。血尿发作时可出现腰部酸痛。如此反复发作,故又称良性复发性血尿。此类型多见于IgA肾病,亦可见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薄基底膜肾病。

  2.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

此型患者血尿呈发作性,蛋白尿可持续存在。在血尿发作期间,蛋白尿亦加重,血尿消失后,蛋白尿随之减轻,病情比单纯性血尿严重。由于其不伴高血压、水肿、肾功能减退,患者往往不能及时就诊,易造成早期漏诊。此类型多见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肾小球硬化症及IgA肾病。

  3.无症状性蛋白尿(asymptomatic proteinuria)

多发生于青年男性,呈持续性蛋白尿(每次尿蛋白检查虽有波动,但总是阳性)。尿蛋白定量通常为2g/d以下,以白蛋白为主。尿沉渣正常、无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肾功能正常,血液生化检查多无异常。本病可持续多年,预后良好。组织学上无任何明确病变;亦可能是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微小病变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甚至某些IgA肾病的早期表现。

  二、诊断

  隐匿性肾炎诊断较困难,需以多种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方能确诊。

1.单纯性血尿

以单纯性血尿为主要表现者发病率较高,以年轻人多见,此型以持续性镜下血尿和(或)反复肉眼血尿为共同临床表现,常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单纯性血尿”。病人常于体检或偶然尿检中发现红细胞,此血尿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少数病人可在感染发热或剧烈运动后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此型病人无水肿、高血压。多种常规检查均正常(如血常规、肾功能、血尿酸、血糖等),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双肾、输尿管、膀胱无异常发现,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均无异常。甚至进行肾活组织检查仍有5%~15%病人可因肾组织基本正常而难下结论。相差显微镜作尿红细胞形态观察,如以变形红细胞为主,则多系肾小球源性;如红细胞形态正常,则应进一步作泌尿道相应检查,如:肾盂静脉造影(IVP)、逆行肾盂造影、膀胱镜、前列腺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疾病。如仍不能确定,可在必要时进行肾动脉造影,CT或磁共振(MRI),并随访观察半年。老年患者尤应首先做上述检查,并连续观察数年以上,方可排除泌尿外科疾病所致血尿。

  2.轻、中度蛋白尿

以无症状性轻、中度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者,多见于青年男性,尿常规蛋白常为阳性,而尿中白细胞、红细胞均呈阴性。24h尿蛋白定量常小于2g,以白蛋白为主,但常有波动。临床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血糖、血尿酸等均正常。甚至可持续多年肾组织活检也难发现明确病变,此种情况亦可为各种病理类型的早期改变。

  无症状性蛋白尿应多次检测尿蛋白,以确定是否持续性蛋白尿,并排除发热、剧烈运动等所引起的一过性蛋白尿和儿童及青少年发生的体位性蛋白尿。持续性蛋白尿要进行尿蛋白定量及成分分析,可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区分大、中、小分子蛋白,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液可以检测各种特异性尿蛋白。肾小球疾病所致蛋白尿多以白蛋白为主,是选择性蛋白,含免疫球蛋白IgA成分;肾小管性蛋白尿主要成分为小分子蛋白、β2-微球蛋白,溶菌酶含量增高,而血中水平正常。糖尿病肾病早期可以长时间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患,均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需根据各自的基础病表现进行相应检查,逐一排除。

  3.血尿伴蛋白尿

以血尿伴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病人,同时存在血尿和蛋白尿,但不伴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较之单纯性血尿或单纯性蛋白尿病人,预后相对较差。常因无明显症状而不易被发现,此类患者如果出现肾小球疾病的其他临床表现,则不是隐匿性肾炎,应作出相应诊断。

相关推荐

隐匿性肾炎相关医生

更多>

隐匿性肾炎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