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疣症状诊断
一、症状
男性患者好发于包皮系带、冠状沟、包皮、尿道、阴茎、肛门周围和阴囊。病初为淡红或污红色粟状大小赘生物,性质柔软,顶端稍尖,逐渐长大或增多。可发展成乳头状或囊状,基底稍宽或有带,表面有颗粒。在肛门部常增大,状如菜花,表面湿润或有出血,在颗粒间常积存有脓液,散发恶臭气味,搔抓后可继发感染。位于湿度较低干燥部位的生殖器疣,损害常小而呈扁平疣状。位于湿热湿润部位的疣常表现为丝状或乳头瘤状,易融合成大的团块。有严重肝病的患者湿疣可增大。妊娠可使湿疣复发或生长加快。
二、形状
1、有的为针刺状疣体,较多见与女性肛周。
2、条索状疣体,较多见于男性包皮环切术后,沿包皮创面如麻绳捆满冠状沟一样,系带部位亦有。
3、有的疣体小而互不融合,呈散在或密集的点滴状。
4、大多疣体互相融合或联合成树脂状,宝塔状、栅栏装、海星状、半球状、蜗牛状、金龟状。
5、较大的疣体常形成鸡冠状。
6、菜花状者更为多,其中有小菜花状、中菜花状、大菜花状。
7、有些病人外阴由于潮湿,或分泌物过多而呈现水疱状疣体。
8、有些病人由于感染时间较长,局限于干燥角化增厚或结痂,而呈现蛎壳状疣体。
9、有些患者疣体在一个部位不断增大形成蕈样有蒂的疣体,有的类似干蛎枝壳样或草莓样。
10、也有不少病人感染HPV后疣体发展进行快,而且遍地开花。
三、诊疗规范
1、诊断标准
接触史,有非婚性接触史、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感染史。
2、实验室检查
皮损活检,有HPV感染的特征性凹空细胞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
必要时在皮损活检中用抗原或核酸检测显示有HPV。常见的是HPV6、11型,少见为HPV16、18型。
3、病例分类
报告病例,具备1.1及1.2指标。确诊病例,具备1.1,1.2及1.3中的任何一项指标。
4、治疗原则
注意患者是否同时有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滴虫、霉菌等病原体感染,如有,应同时治疗。
患者配偶与性伴若有尖锐湿疣或其他性病,应同时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四、诊断
1.典型皮损为生殖器或肛周等潮湿部位出现丘疹,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肉质赘生物,表面粗糙角化。
2.醋酸白试验阳性,活体检测可见类似糜烂图样,中间鲜红至褐色,四周色泽逐渐减淡
3.核酸杂交可检出HPV-DNA相关序列,PCR检测可见特异性HPV-DNA扩增区带。
4.患者多有不洁性生活史或配偶感染史,少数尖锐湿疣通过接触污染的用具感染,新生儿亦可通过产道受感染。 潜伏期1~8个月不等,平均为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