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脑神经疾病(如急性脊髓灰质炎、白喉性神经炎、多发性脑神经炎、脑炎、脑干脑炎等);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 重症肌无力; 食管异物。
饮水呛咳分为两个阶段:1)饮水 2)呛咳,
后者借助于咳嗽反射完成,咳嗽反射:
刺激因子:大支气管以上对机械刺激敏感,二级支气管以下对化学刺激敏感。
感受器: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
传入:迷走神经
中枢:延髓
传出:短深吸气-->声门紧闭()-->呼气机强烈收缩,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急剧上升-->声门突然开放,气体由肺内高速冲出,将喉以下呼吸道内异物排出。
附:喷嚏反射:类似于咳嗽反射,只是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鼻子而不是喉。
感受器:鼻粘膜
传入:三叉神经
传出:腭垂下降,舌压向软腭(不关闭声门),呼出气经鼻腔喷出。
饮水过程可能是由于不能完成封闭咽与气管通路的原因,导致水进入气管粘膜,使机体做出反射,吞咽运动:
口腔-->咽部:闭合嘴唇,舌从舌尖到舌后部依此上举,抵触硬腭并后移,将食团推入咽部。(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随意运动)
接下来是自动过程:
咽部期:刺激吞咽感受器(软腭部和咽部上皮,X喉上神经内支-->下神经节-->孤束核),引起反射动作: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封闭鼻咽通路,声带内收+喉头升高并向前贴紧会厌=封闭咽与气管的通路。呼吸暂停,食管上括约肌舒张,食团被挤入食管上段。
食管期:上括约肌发生反射性收缩,食管产生由上向下的蠕动。
食团刺激软腭、咽部、食管各处感受器,通过位于延髓的中枢发出冲动,经迷走神经传至食管(ACh,可以被阿托品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