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症状,在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结核 尘肺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肺癌 心脏病 心功能不全等)后,临床上凡有慢性或反复的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 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诊断即可成立。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三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 肺功能等)亦可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和进程预后差异甚大。国内大多沿用1979 年全国专业会议制订的分期、分型法:①急性发作期:1 周内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咳痰加剧,痰量增加,痰转呈脓性或黏液-脓性,或伴有其他炎症表现;或1 周内任何一种症状加重至重度;或重症患者的症状明显加剧者。②慢性迁延期:患者的咳、痰、喘等症状迁延不愈,或发作1 个月以上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③临床缓解期:经过治疗或自然缓解,病情稳定,各项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维持时间达2 月以上者。
黄白色黏痰有水果味见于黄杆菌肺炎,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痰量增多,呈黄白色黏痰,有水果味。查体双肺有细啰音,少量哮鸣音。
煤尘或胆固醇结晶的黏痰是煤炭工尘肺的临床表现的症状。煤工尘肺(coalminer’s pneumoconiosis)系指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生产环境中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病变的总称。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初为单声干咳或咳出少量粘液痰,以后随病情发展,咳嗽加剧,分泌物逐渐增多,痰呈粘液脓性。
1、戒烟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
2、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以避免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耐寒能力,以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对预防易感者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4、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早发现气流受限并及时采取措施亦十分重要。
5、加强卫生教育,改善工作条件与卫生习惯和增加营养等对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均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6、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的接触和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