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广东广州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东省中医院、
【展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始建于1910年,坐落在南海之滨、珠江之畔的南国花城——广州。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精神,中山一院现已发展为一家位于国内一流前列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百年老院,立院为公。中山一院由广东公医学堂附设公医院发展而来,自创立之初就带有深深的公益烙印。百十年来,数更其名,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却赓续不绝。
医院现由院本部、东院和南沙医院组成,托管惠亚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联合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蝉联2018、2019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第六、华南第一,最新公布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为A++。
医院专业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肾内科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症医学科等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0.5‰做出重要贡献。当前,医院正朝着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努力奋斗。
精益求精,勇攀高峰
仁心仁术,医病医身。作为华南地区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始终引领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自1965年实施国内首例断趾再植手术以来,医院在医疗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展包括国内首例肾移植手术;世界第八例、中国第一例连体婴分离手术;国内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全国首例连头婴分离手术;亚洲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首例多器官移植手术。2017年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引领全球器官移植进入“热移植时代”,并代表中国首次荣获2020年国际质量创新大赛特等奖,近5年医院共开展新技术370项。自主研发国内首台体外反搏装置(1973年)和全球第二、中国首个去细胞神经移植材料“神桥”,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中国智造”。牵头制定中国第一个重症医学指南、第一部《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在全球率先开展脓毒症免疫研究与治疗,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从35%降低到26%。医院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四级手术占比39.4%。
医院紧紧围绕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医疗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医院现有国家人体器官移植和医疗大数据中心等24个省部级以上平台,拥有湾区唯一、国内医疗机构首个无菌动物平台;拥有达芬奇机器人、高端双源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系统(PET-CT)等大批世界先进型号高端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体外反博治疗中心、血液净化中心和腹膜透析中心(世界前三、亚太区第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中心、国际体外反博研究中心、亚太地区无创通气治疗与培训中心等社会医疗组织在此设立;牵头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与课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30项;主办《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影像医学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现代临床护理》《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和《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9个国内知名医学期刊,引领医学科学研究。
杏林翘楚,立德树人
涵英哺华,毓仁作圣。医院聚集了一批既有好技术又有好思想的好医生,医者,师也,名医名家育医造才,声教讫于四海,铸就了中山医金字招牌。
1960年代,八大国家一级教授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在此行医执教。其中,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消灭了血吸虫病,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八大一级教授之后,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领军人才,包括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人次,中华医学会现任主委4人,副主委4人,广东省医学会现任主委14人,副主委5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93人、硕士生导师567人,拥有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临床教师团队(全国3个入选的临床医学教师团队之一);拥有首位荣获欧洲医学教育联盟Honorary Fellowship奖项的中国专家。
医院现有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8个,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拥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6个、省部级临床诊疗技术培训基地17个、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及香港外科学院培训基地1个。截至目前,医院已为国家培养博士2348名,硕士3921名,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23600余名。
怀仁博济,大爱无疆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医院心系援藏、援疆、帮扶基层,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并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无私奉献。
在国家卫健委支持下,医院牵头建立覆盖全国250余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建立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2511家县级医院的腹透专科联盟,被《柳叶刀》杂志誉为腹透“广州模式”。医院帮扶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边坝县人民医院以及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水平大幅跃升,向广东封开、惠东,江西南康、于都等地进行长期“造血式”帮扶,帮助当地实现了“大病不出县”,开创了高水平医院建设跨区域联动紧密型帮扶的“揭阳模式”,加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院医疗队的足迹还遍及非洲加纳、大洋洲斐济、中美洲多米尼克,为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贡献。
新冠疫情中,医院先后派出196人次支援武汉、北京、新疆(喀什、乌鲁木齐)、黑龙江(绥芬河、绥化)、香港、云南等疫情防控最前线和赴塞尔维亚指导疫情防控,就像在抗美援朝、非典、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行动、重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中一样,中山一院人一如既往地展现了“无敌中山医”的担当,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对标国际,开放融合
医院与50多个国家的顶尖高校、医疗机构持续深化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
与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和妇女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乔士林糖尿病中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这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国大陆公立医院建立的落地到专科水平的大规模学术合作。
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校、CITRIS研究中心合作创建世界上首家由学术机构主导的国际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为国内及亚太地区培养引领未来外科方向的机器人手术专业医学人才。
与欧洲医学教育联盟(AMEE)、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就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临床研究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与伯明翰大学共建国际临床研究中心;与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一流院校学科“结对子”,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研究团队。
党建引领,文化铸魂
丹心向党,文化凝心。医院加强党建引领和文化铸魂,凝聚全院员工力量,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实施“支部建在专科上”和党建业务“双带头人”工程,选优配强支部书记队伍,支部书记100%高级职称;加强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一批全国主委、国家杰青等入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打造“蓝帽子”“彩虹桥”等党建品牌,在援藏援疆、便民服务等公益活动中践行初心使命。
医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国家卫健委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为契机,实施推广“管理MDT”模式,管理愈发现代化、精细化、科学化,试点经验获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简报71期报道推广。近年来,医院文化形成以“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为精神内核的文化体系。
柯麟是中山医史上的一代医学巨擘,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位传奇党员。医院近年着重推进柯麟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柯麟精神,将手术科大楼命名为“柯麟楼”,设立“柯麟年度人物”奖,推出柯麟新苗、新星、新锐系列人才项目,柯麟已成为中山医人的楷模和精神坐标,近年来涌现出如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全国十大最美医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医德楷模”、“中国好医生”、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一大批柯麟式好医生好护士。
使命在肩、初心不改。中山一院将在建设健康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续写荣光,再创辉煌!
南方医院系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医院创建于1941年,2004年8月随大学由军队移交广东省。
医院坐落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东麓麒麟岗上,拥有广东省最大的花园式院区,曾被评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现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展开床位2225张,医疗设备总值近10亿元;2010年门急诊量265万余人次,年收容量6.2万余人次。
医院设置专业学科52个,是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口腔医学一级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内科学(消化系病)是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骨外)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消化内科、骨科、妇科、产科、检验科、病理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4个二级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消化内科、肾内科、感染内科、脊柱骨病外科、围产医学为广东省重点医学专科;器官衰竭防治研究实验室为教育部-广东省共建重点实验室,肾功能衰竭研究实验室、病毒性肝炎研究实验室、骨与软骨再生医学实验室、胃肠疾病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国家中药和西药临床试验机构各1个;2010年,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在医院挂牌成立。创办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南方医院惠侨科(惠侨楼)先后收治87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余名海外各界人士,199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荣誉称号,并获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嘉勉。
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98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1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2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14名,有115人担任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职务,其中包括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有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医院在消化病诊治、肾病的综合治疗、血液病治疗、心血管病诊治、肿瘤综合、肾、肝及多器官联合移植技术、神经病学与颅脑外科、显微创伤外科、骨科技术、介入诊疗技术、大面积烧伤救治、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整形美容、围产医学与辅助生殖、影像诊断、药学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技术特色与优势。医院的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可与广东、云南、海南等省的15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医学会诊。
医院每年承担着25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和10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及培养任务;是全国首批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单位之一;卫生部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编全国统编教材5部。
医院多次获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等重大课题资助;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有1人获广东省突出贡献奖、1人获“何梁何利奖”、10人获“丁颖科技奖”;自主研发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取得了国家生物制品I类新药证书;侯凡凡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我国大陆第一篇原创性论著,影响因子达51.296。
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部“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科技创新奖”、“全国病历质量评比一等奖”等荣誉称号;连年被评为广州市医保AAA级单位和“广州市医保管理先进单位”。近年来,在抗震救灾、广州亚运等突发事件和医疗保障工作中均有出色表现,分别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被第十六届亚运会组委会、广州2011年亚残运会组委会授予“广州市亚运会、亚残运会组委会先进集体”称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院前急救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骨科研究所、广州泌尿外科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在医院,也是国家首批1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之一。
目前开设病床1500张,设有37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现有职工282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80多人,博士生导师20人和硕士生导师115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央保健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2人、长江学者1人、珠江学者1人。医院拥有PET/CT、128排CT、3.0T MR、DSA、电子直线加速器(含大孔径CT模拟定位系统)、生物及适形调强直线加速器、移动式术中放疗X线系统、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系统(OCT)、支气管磁导航系统以及全国首条全自动化检验流水线、自动化药房系统等大批精尖设备。
医院注重医学专业技能与医学人文技能教育,主要承办南山学院、临床医学一系及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的本科教学工作,设有内、外、妇、儿等23个教研室。承担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临床医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中西医结合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形成了1个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4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
目前,医院拥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个[内科学(呼吸病系)];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呼研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呼吸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变态反应科、肿瘤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中医肺病专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内科学,儿科学,外科学);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21个(呼吸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变态反应科、肿瘤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检验科、神经内科、急诊科、儿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骨科、感染病科、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泌尿外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与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2001年以来,医院共主持国家“973”项目3项、“十五”攻关项目3项、“十一五”攻关项目 1项、“十二五”攻关项目2项、“863”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3项,全院共获各种科技奖励71项。
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医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拓展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专科门诊服务等便民措施,通过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持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医院还大力开展帮扶工作,现与广东省百余家基层医院签订支持和帮扶协议,多次赴西藏等地区进行巡回医疗活动,主动参与海外医疗援助工作。同时,医院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教活动,每年举办COPD日大型讲座义诊、肿瘤防治宣传活动、帕金森病友联谊会等形式多样的惠民活动,深入社区、深入基层,广泛传播健康理念。
在2003年的“抗非”斗争中, 以钟南山院士为首的广医一院人主动承担广东省大部分最危重非典病人的抢救重任,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在“仁爱为本,精诚为强”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医院积极探索人文医学道路,2006年被批准成立全国首家“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
传承百年历史,力争再创辉煌。医院连续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最佳服务单位、广州市文明单位、广州市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钟南山院士荣获全国劳模、中国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和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吴阶平医学奖。2011年,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获得广东省首届南粤功勋奖。《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该院作为广州唯一一家市属医院连续5年入围全国百强最佳医院;连续多年位居广州市属三甲医院服务满意度排名前列。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创建于1946年,下辖2个分院、6个门诊部和6个研究所,托管2家基层医院,综合实力名列国内前茅,病人来源覆盖国内外,深受广大群众信赖。2008年,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恢复挂牌,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合署办公。2014年,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约合作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医院各专科亚专科设置齐全,共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4个广东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学科。我院2017年度全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复旦版)综合排名第29名,位居全国省级人民医院前列;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专科共5个:心外科(全国第3名)、心血管病(全国第4名)、老年医学(全国第6名)、急诊医学(全国第6名)、放射科(全国第9名);专科提名获全国前十的有胸外科、风湿科、肿瘤学和康复医学。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完成120例心脏移植,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开展产时胎儿心脏外科手术、国内首次成功开展胎儿心脏介入治疗。长期承担干部保健工作,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老年医学研究和干部保健基地。
医院整体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科研项目成绩斐然。“十二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授权专利130项,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627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5项、课题18项,发表SCI论文1447篇,总IF值5235.213。拥有4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06年起承担临床试验项目818项,2018年新获科研项目资助总额达6882.5万元。
作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承担了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等多所院校理论教学和实习带教任务。是广东省内最早开展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训基地之一,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7个。现有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6个,包括心血管病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老年医学、普通外科学、重症医学、新生儿围产期医学。近五年申报立项国家级项目291项,面向基层医院开展适宜技术推广项目8项。
医院对外交流与合作非常活跃,先后与美国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丹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共聘任了院士15名、名誉教授84名,极大地促进了医教研整体水平的提升。
目前,我院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3人。任职国家级学会及下属二级机构领导职务43人次。现有博士生导师73人、硕士生导师190人,近5年为国家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千人。
通过质量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文化昌院,朝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扬帆远航。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组成。经过五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肿瘤防治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已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尤其是广东省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广东省抗癌协会的依托单位。中心现有员工2375人,病床数1465张,设有33个业务科室,8个职能处室,2个研究科室。2014年门诊量达680476人次,出院人数达76403人次,手术16489例,医疗业务量均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
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的医教研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硕士生导师111名,博士生导师68名,在读研究生502人。中心的多个学科发展居国内领先水平,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荣誉主委单位;中心于1998年率先在全国推行肿瘤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组织制订各大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为广大肿瘤病人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在教学方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全国,尤其是广东省培养了大批的肿瘤专科人才。中心是国家级医疗继续教育基地,自1964年起卫生部委托开办全国肿瘤临床医学进修班,已为全国培养了3000多名肿瘤专业技术人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作为我国较早建立的癌症防治机构,早在2011年便设置了预防医学部,科学研究工作处于全国肿瘤专科医院领先水平。2006~2013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768项,先后获得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同时开展了数百项临床研究。该中心牵头的12项研究成果被多个国际诊疗指南采纳,并在全球推广应用。中心共有9人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共有71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
此外,该中心被国际上的SCI期刊收录发表论文数也逐年增多,主编的英文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癌症》杂志)已被SCIE收录,连续4年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中心还是国际防癌组织(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成员,与全美肿瘤专科排名第一的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结为姊妹医院,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研究院、玛丽•拉纳隆格外科中心及让•佩林癌症中心、英国华威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医师学院等世界先进的癌症防治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共同开展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二、蓬勃发展
百年传承,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医院共有三个院区,一个门诊部,包括:院本部、南院区、增城院区及南校区门诊部。
医院现有职工逾6000人,其中:长江学者3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3人;中组部 “长期千人”2人,“青年千人”3人。正高级职称203人,副高级职称394人。在职博士生导师135人,硕士生导师301人;现有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委6名,副主委21名,省级学会/协会主任委员、会长29人。
(一)医疗工作稳步发展
近年来,医院各项医疗业务量持续增长,医疗工作效率稳步提升。医院实际开放床位逾3200张,年门诊总诊疗量逾450万人次,住院手术例数逾8.4万,年出院病人逾13.1万人次。我院肿瘤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科、妇科、地方病科(儿科血液专科)、口腔颌面外科、急诊科共9个专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肾内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妇科、产科、儿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康复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皮肤科、医学影像科、临床护理等23个专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同时医院还入选了国家疑难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承担单位,充分彰显了我院临床多个专科的强大实力。医院汇合全院各科室肿瘤综合诊治特色,成立了精准肿瘤治疗中心;同时以多学科协作诊疗(MDT)为抓手,成立了会诊中心(含MDT会诊中心、疑难病会诊中心、远程会诊中心)。
(二)科研及学科建设不断突破
医院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为抓手,近年来学科实力显著攀升,是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拥有“长非编码RNA与重大疾病”国家级示范型国际合作基地,并被纳入国家疑难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分级协同诊疗创新体系建设,同时拥有广东省恶性肿瘤表观遗传与基因调控重点实验室等省部、厅局级平台14个。医院瞄准临床科学问题,围绕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防诊治技术规范突破,开展基础、应用基础、转化医学的全链条研究,在肿瘤微环境、RNA医学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在干细胞、免疫细胞方面的临床研究位居国内前列。医院承担各级研究任务的能力突出,年度科研经费近1.5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立项数保持在全国医院前20名,已获批的标志性项目有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创新研究群体、国家自然重大项目等。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如《Cell》、《J Clin Immunol》、《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Cell Res》、《Cancer Res》、《 Hepatology》,年SCI收录文章300余篇,成果曾入选“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突破”、入选国家教育部“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一批科技成果奖。
(三)教学工作扎实推进
我院创立的博济医学堂为我国最早的西医学校,为医院的教学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百年传承的教学传统的基础上,我院树立并发展了“名人情怀、名师传授、名家督导”的“岭南教学特色”,坚持将深厚的医院历史文化沉淀、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前辈高尚的医德医风传承融入教学活动之中,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不仅掌握先进的医疗知识技术,更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牢牢坚持周寿恺教授所创立的“三基三严”临床医学教学理念;不断弘扬“名师带教”品牌,以老前辈们的风范来影响学生。医院每年承担着10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65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和500余名进修生的管理及培养任务,是全国首批较大规模(100人/年)开办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教育的五所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11年一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同时,医院还是卫生部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广东省仅有的6家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之一、在中山大学医科系统最早开展师资队伍规范化教学培训。我院每年均获得多项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奖项,近年我院多次选派教师任中山大学代表队教官,连续多年带队获得全国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
三、屡获殊荣
近年来,医院各项工作获得社会肯定,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广州市最受欢迎三甲医院”等称号。同时,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冰雪灾害和广州亚运等突发事件和政府指令性医疗保障工作任务中均有出色表现,分别被广东省、广州市授予“抗击非典模范集体”称号,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71年,是国家卫健委直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优秀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8年12月,获批准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二批重点建设医院。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拥有在职员工46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30人,高级职称人员547人。医院目前拥有天河院区、萝岗院区(岭南医院)、粤东院区、肇庆院区(筹建中)四个院区。天河院区与萝岗院区位于广州。天河院区开放床位1800余张,日均门急诊量超过14000人次;萝岗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目前一期开放床位600余张,日均门急诊量约4000人次;位于梅州的粤东院区规划床位数1500张,现开放床位700余张;位于肇庆的肇庆院区预计于2020年投入运营,规划床位数1800张。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专科特色明显。医院拥有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耳鼻咽喉科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临床护理等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血液内科、神经外科、骨科、神经内科、急诊科、检验科、耳鼻喉科、产科、麻醉科、康复科、病理科、口腔科、皮肤科、肾内科、儿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感染性疾病科、临床护理、呼吸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等25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以及13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肝脏病学科是医院的龙头学科,目前已形成包含肝脏内科、肝脏外科、重症监护、麻醉科、肝脏影像与介入治疗、肝病实验室等多学科综合诊疗和临床科研的强势学科群,在重型肝炎救治、肝癌早期诊断、肝癌微创治疗、成人活体肝移植、儿童劈离式肝移植、器官移植麻醉、肝移植围手术期影像评估等急难重症中的诊治水平全国领先。
涵盖儿童行为发育科、心理科、脊柱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等的脑病学科是医院快速崛起的特色学科群,儿童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脊柱外科微创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吞咽及认知功能康复等在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享有盛誉,其中儿童自闭症已成为国内翘楚。结合在脑病诊治领域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我院成立了广东省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并获批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力争建成国家级区域性脑病基础研究中心和脑科学转化医学大平台。内分泌科、风湿科、泌尿外科、超声科等优势学科积极探索医疗新技术,在糖尿病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精准诊疗、前列腺癌微创治疗、肿瘤消融治疗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院注重发展医学前沿技术,生物治疗中心成为国内第一批获批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在多项干细胞临床治疗中均取得重要突破。
作为中山大学医学部的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拥有临床医学硕士点43个,博士点4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24个国家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基地(其中1个专科示范基地,2个骨干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专科医师培训专业基地,1个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硕士生导师280人(不含兼职导师),博士生导师132人(不含兼职导师),承担了多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以及全国各地进修生的培养任务。《传染病学》是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广东省精品课程、广东省教学团队;《性与生殖健康》是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内科学》、《远离传染病》是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外科学》是省级精品视频共享课;《精神病学》、《皮肤性病学》、《康复医学》、《诊断学》、《妇产科学》、《性医学》、《外科学》、《内科学》是中山大学精品课程。
医院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基地和优质学术平台。拥有中山大学资深名医1人,中山大学名医7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青年千人”2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6人;省部级科研基地15个,厅局级科研基地6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专业9个;主办和承办了《Liver Research》、《新医学》、《器官移植》、《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及《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等国家级杂志,均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近五年来,我院获得各级科研项目约1200项,经费总额超过5亿元,以我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文章1100余篇,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发表在世界权威学术杂志上。此外,我院专家团队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荣誉。
医院配备有 PET-CT、3.0T MR、320排CT、DSA、乳腺X光机、四维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骨密度仪、大型生化自动分析仪,以及中央重症监护系统、杂交手术室、人工肝支持系统等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医疗设施。此外,医院还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信息管理技术系统,其中包括医学影像和检验数据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等。
医院非常重视构建具有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医院文化体系,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全体职工,确立了院训、院徽、院歌,形成独特的医院文化并汇集成为强大的发展动力。三院全体医务人员将秉承“医德至上,博积精勤”的院训,发扬救死扶伤、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紧密协作的精神,以“爱心、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竭诚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广大民众提供更温馨、优质、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体三院人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聚合发展之力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专科特色明显的强大的现代化医院”的建设目标奋勇前进。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中国的南大门羊城——广州,是“ 海上丝绸之路 ”的 发祥地 ,中国第三大城市,拥有中国第二大的国际航空枢纽和便利的公共设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闻名遐迩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座落于这个美丽的城市。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835年由美国传教士医师伯驾(Peter Parker)创办的眼科医局——中国最早的西医院。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和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两个医学院的眼科合并为华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1954年,光华医学院眼科也并入华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1956年,随着华南医学院更名为广州医学院,眼科教研组更名为广州医学院眼科教研组;1957年,又更名为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组。在此基础上,1965年10月,陈耀真教授、毛文书教授等创办成立了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这是第一间中国高等院校附属眼科医院。1983年6月,中山医学院中山眼科中心成立,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这是中国第一间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1985年,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997年,中山医科大学眼科视光学系挂牌成立,中山眼科中心进一步发展成为所、院、办、系四位一体的眼科中心;2001年10月,随着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的强强合并,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历经50余年的发展,中山眼科中心已经成为中国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眼科中心,连续九年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第一,连续五届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第一。中山眼科中心是亚太眼科学会(APAO)永久总部所在地,中国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中山眼科中心下设的眼科医院是中国首家眼科三级甲等医院。
医疗业务方面,建院以来各项医疗质量效率指标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中心区庄院区占地面积8,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珠江新城院区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2000多平方米。2018年门诊量逾113万人次,手术量7.8万多例,平均住院日1.5天。中心眼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设置有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眼底病治疗中心、眼眶病与眼肿瘤、眼整形、眼外伤、激光近视眼治疗、斜视与弱视、屈光科、神经眼科、黄斑病、葡萄膜炎、小儿遗传眼病、结膜病与干眼病专科、预防眼科等眼科临床亚专科,其中,角膜病专科、青光眼专科、白内障专科是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中心在角膜病与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激光近视眼矫正手术、角膜形态学、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病机制系列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领域达国际先进水平。
教育教学方面,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学科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是中国可招收眼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是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08年成为全国专科医师准入试点工作的首批试点医院,且是唯一入选的眼科专科医院;有广东省精品课程1门;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54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3人;2015年,获青年教师理论授课大赛中文一等奖、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临床教学方面,医院现有在校学生22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3人,硕士研究生104人,8年制学生11人。国家级眼科医师教育培训基地还举办国家级继教班10余场次,培训学员上千人次,培训进修生过百人。推动西部眼科医生培训计划项目,对新疆、云南、贵州基层眼科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扩大中心在西部的影响力。
科学研究方面,1982年,成立了中山医学院眼科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设在高等医学院校的眼科研究所。1991年,成立了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2006年,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建设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眼科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1978年以来,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获国家973计划首席课题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项、863计划课题5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2016年中心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首席1项,国自然基金36项,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SCI文章173篇,原位再生晶状体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原创论文发表在Nature上,同期评论该研究是近年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近日被Nature Medicine杂志列为2016年全球“再生医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性成果,这是自2010年Nature Medicine评选生命科学七大领域突破性进展以来,首次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的研究;获得中国干细胞生物学分会“干细胞研究创新奖”。同时中心也成为眼科界首次连续3年在Nature发表论文的机构。
防盲治盲方面,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历任领导都重视派出医疗队深入基层农村开展查盲治盲工作。特别是1983年防盲治盲办公室成立后,从最初的2~3人发展到今天30~40人的强大团队,从当年靠自行车、牛车驮着简易的医疗器械下乡到今天拥有先进的设备。防盲办坚持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海伦·凯勒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合作,积极进行医疗扶贫模式的创新,深入到广东各县市、乡镇农村,开展查盲治盲、眼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基层眼科医生等工作,探索出了从“救济式医疗扶贫”到“发展式医疗扶贫”的模式,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中心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国际医疗援助,中心多次派出医疗队大力开展国际医疗援助,前往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萨摩亚、斐济、汤加、马尔代夫、和非洲加纳等国,得到国际的高度认可和多方嘉奖,进一步扩大中国医疗援助的效益和影响力。启动“西部眼科医生培训计划”,把援疆工作从“人才援疆”转变为“学科援疆”、“团队援疆”,以点带面,广泛辐射。中心还派出医疗队,远赴西藏林芝、昌都、那曲,青海玉树、新疆喀什、云南凤庆、广西百色及广东省内各地等地开展义诊、免费复明手术、高水平手术带教等活动,不仅为当地民众解除痛苦、送去光明,也塑造了中山大学和中山眼科中心的良好社会公益形象。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中山眼科中心历任党政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许多德艺双馨的老专家发挥着传承指导作用,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中心创始人陈耀真教授和毛文书教授是国家一级教授,李绍珍教授是中国眼科学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现有300多名专业眼科医生,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00余人。近年来,更在全球范围内延揽人才,并进一步挖掘培养青年领军人才。中心现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二级教授5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中组部千人计划引进人才3名,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7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广东省高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引进人才和原有人才形成了强大的国际化领军人才编队。
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历任中心领导注意传承弘扬“开放务实”的传统,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1982年9月,奥比斯(ORBIS)流动眼科教学飞机应陈耀真、毛文书教授邀请首次访问中国,在广州停留18天,做手术示范教学、专题学术报告及会诊。1985年,中山眼科中心主办了中国首次国际眼科学术会议。之后,又主办或承办了第28届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术会议、第一届亚太视觉科学大会、第一届亚洲白内障研讨会、第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第九届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第一届现代眼科显微外科国际讲座、第一届国际葡萄膜炎研讨会、第18届国际眼科研究大会、第七届亚太青光眼学术会议、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国际论坛等。2012年6月,中山眼科中心和奥比斯国际联合举办了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首航中国30周年庆祝活动,并与奥比斯国际签订了长期合作项目。2013年1月,APAO投票选出永久总部将于2015年落户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APAO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医学学术组织,成为中国眼科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和标志。“2014Nature中国论坛”也在广州举行,这是《Nature》杂志首次与中国研究机构联合举行的高水平学术会议,2015年亚太眼科年会(APAO)也由中山眼科中心主办,在广州举办。此外,中心还组织开展全球联合查房活动,与世界卫生组织、Johns Hopkins 、NIH/NEI等建立并保持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双边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和提升中山眼科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中山眼科中心曾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如:1995年广东省文明单位;1998年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1999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2002年广东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2003年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窗口单位;2007年广东省志愿服务金奖;2009年广东省“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先进党支部;2011年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2012年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2015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五十余年任重道远,五十余年继往开来,在五十余年的光辉岁月中,不断成长壮大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正在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眼科中心而努力。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妇儿中心”)是于2006年9月经广州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由原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整合而成,加挂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婴医院的牌子,为市副局级事业单位。在城市中心区域设三个院区(另:正在筹建中的南沙开发区院区计划2016年启用,设500床)。现有在职人员2720人,核定床位1400张,年门急诊量397余万人次,出院病人8.05万余人次。拥有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以及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若干个;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是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暨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内设妇幼保健部机构,是广州地区妇幼保健网顶管理单位;是集预防、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形成了多专业、跨学科医疗保健立体服务体系的医疗机构。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评选的“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中,连续4年入选全国排名前百名之列,也是广东省唯一进入全国前百名医院的妇幼保健机构。
儿童医院院区
医院专业科目开设齐全,整体实力较为雄厚,管理规范,有部分科目已走在国内的前列,有的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医院门诊开设有儿内科、儿外科、急诊科、皮肤科、神经康复科、中医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保健科、理疗科等十一个专业,而每个专业还开设各种特色专科。
住院内科开设:PICU、新生儿内科、感染、消化、呼吸、肾病、血液、神经康复、心血管、内分泌等十个专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妇儿中心”)是于2006年9月经广州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由原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整合而成,加挂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和广州市妇婴医院的牌子,为市副局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533名,核定床位1358张。妇儿中心现有在职人员224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52人,硕士以上学历298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36人。现有固定资产值3.46亿元。是集预防、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医疗机构。其学科齐全、设备先进,为完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网络、提高广州地区人口素质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事业上一个新台阶。
住院外科开设:泌尿外科、骨外科、新生儿外科、烧伤、小儿普外、心外科、胸外科、口腔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NICU、麻醉科等十二个专业。
医技科室设置齐全,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医院中心实验室为医院的科研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在广州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医院于1998年建立“广州市重症儿童救治中心”,该项目被评为广州市“21世纪优先工程项目”。医院创建的广东地区新生儿危重病救治网络为全国首创,年转运危重病儿在1000人次左右,至今仍维持着没有一名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的记录,因而被同行誉为“移动的ICU”。
妇婴医院院区
妇婴医院院区(原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妇婴医院) 前身为广州市产院,1963年5月改名为广州市妇幼保健院;1986年7月增挂市妇婴医院牌子。医院建筑面积14926.5平方米,编制病床300张,2007年出院病人1.08万人次,门急诊量达51多万人次。1997年11月和12月分别通过了省级及国家级“三甲”评审,是集医、教、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医院年分娩量一直位居全市各级妇幼保健院之首,医院开展“一对一”陪伴助产、家庭式分娩、分娩镇痛等服务;妇科在国内率先成功进行电视腹腔镜下输卵管端端吻合术;早产儿重症救治中心救治成活最低孕周为25周、0.65公斤患儿;儿童血液科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临床脐血移植治疗小儿血液疾病。
医院门诊开设30多个专病专科,住院部编制床位300张,设有产科、妇科、生殖健康科、儿科(含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等,建立了广州市优生围产研究所、广州市生殖保健中心、广州地区妇幼保健培训宣教中心、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广州地区腹腔镜妇科培训中心、早产儿诊疗护理中心、广州不孕症鉴定中心、生殖医学实验室等,充分发挥着广州地区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和培训宣教中心的作用。
广州市优生围产研究所被列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重点实验室和特色专科,1996年率先在国内建立脐血干细胞库,该库已向国内30多家移植中心提供非亲缘脐血228份用于临床移植治疗白血病、再障、重型—地中海贫血等血液病。产前诊断中心为卫生部培训基地之一,多次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新生儿筛查中心每年筛查人数近14万。
2003年2月,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陈竺院士还到广州市妇婴医院参观和考察了该院的脐血库建设,对该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脐血库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对其发展前景寄予厚望。
珠江新城院区
刚刚竣工的的珠江新城院区位于广州市城市中轴线上,是广州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群众的就诊需求的基础上,经过市卫生局严谨论证后,为改善广州市妇女儿童的医疗环境、完善妇幼保健网络而进行建设的。该项目于2005年5月奠基开工,占地面积27,620平方米,建筑面积86,156平方米,建设资金为近7亿元,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医技部门、后勤保障部门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等。按700张病床、每天接纳门急诊5,000人次规模设计。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已于200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研修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珠海医院、大学城医院、琶洲医院(广州和睦家医院)六间医院及广州下塘、天河、石井三个门诊部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研修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落户我院。医院还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
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年服务患者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同行前列。2018年医院年门诊服务患者量达到702万人次,年收治病人14.4万人次。医院床位超过3000张,拥有超过20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每天中药饮片使用量超过15吨。医院规模与实力位居全国中医医院前列。
医院积极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使医院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医院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经验获肯定,被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中医系统推广。医院入选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的做法和经验获得全国推广。
医院致力于人才培养,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中医药人才汇聚的洼地和名医辈出的摇篮。医院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实施育人工程,致力于培养名家大师,在全国率先实施“师带徒”,首创跨地区拜师以及“脱产跟师”“集体带集体”“一代带二代”等师承模式,在院内成立名医工作室、岭南中医流派工作室等,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梯队。目前,共有128位全国名医在院带徒,其中国医大师29人,一大批备受患者追捧及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中青年专家不断涌现。医院拥有邓铁涛、禤国维2位国医大师,刘茂才、林毅2位全国名中医,以及37位广东省名中医,11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
医院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形成了“病人至上,员工为本,真诚关爱”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最完美的医学”的发展理念。成为全国中医系统拥有最多重点专科/学科的医院. 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2个,以及3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医院始终将“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作为发展的主旋律。成立了名医工作室、传统疗法中心,努力挖掘整理古文献中的精华,努力挖掘整理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独到技术,努力挖掘整理本医院优秀中医药人才的经验,努力挖掘整理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不断挖掘整理民间安全有效的单方、验方。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医院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中医药特色技术筛选与评价中心。医院探索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疑难病的疗效,组建了全国首家“中医经典病房”,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探索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的优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治未病中心”“中医慢病管理中心”,逐步形成了未病、欲病、慢病三个层次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岭南陈氏针法”系省级非遗项目,疗效肯定获百姓点赞。
检验中心是全国第一批通过ISO/IEC17025校准实验室和ISO15195参考实验室认可的单位,是全国首家通过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的医院检验科,检验结果得到国际互认。
医院专科影响力辐射全省乃至省外。与180多家医院建立协作医院关系,辐射四川、重庆、湖南、广西、新疆、内蒙古等17个省市。牵头组建16个专科医疗联盟,与广州市4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合作模式。
全国首建智慧药房。在线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检查结果、中药代煎及配送,通过互联网+,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
科研创新与对外国际合作硕果累累。医院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意大利、香港、澳门、台湾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拥有六个国家级基地(研究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研究培训中心、临床流行病学应用研究室 、药物临床试验中心(GCP)。是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的第一家海外国际合作基地——“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中国-瑞典中医药中心,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近五年来,主持140多项国家重点课题,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省部级课题500多项。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办中医学、临床医学两个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在校生3112人,其中本科1596人、硕生762人、博士203人。
医院在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在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在信誉上追求诚信可靠,涌现出了如抗非烈士叶欣等先进人物,在广大老百姓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点赞!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一系列荣誉。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等各方领导高度评价广东省中医院的发展成效,多次赞誉广东省中医院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
新时代!新征程!今天,广东省中医院人正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的典范而努力奋斗!
擅长: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擅长:危重病的救治。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擅长: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