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医院排行榜

福建泉州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晋江市医院、 安溪县医院、 惠安县医院、 南安市医院、 德化县医院、 石狮市总医院、 晋江市中医院、 安溪县中医院、 泉州市光前医院、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展开】
  • 1 晋江市医院
    晋江市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福建泉州晋江市梅岭街道新华街392号
    收录医生 148     评价 0         评级 5

    晋江市医院始建于1936年,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全市医疗保健、院前急救、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等任务。晋江市120急救中心挂靠在医院。现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非行政隶属附属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等上级医院的协作医院。2005年,在龙湖卫生院的基础上设立晋南分院,为晋南区域的核心医院。2016年英墩华侨医院成为市医院非行政隶属分院。

    2013年,晋江市政府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签约共建晋江市医院;2016年,市政府与杭州树兰医疗集团签约全面深度合作建设市医院及市医院晋南分院。

    市医院(本部)占地面积约50亩;现有职工近千人,其中卫计人员近900人,高级职称近90人,中级职称约350人;医学博士4人;硕士以上医师占医师总数约25%;开放床位680张,其中综合ICU床位16张、NICU16张、PICU4张;现有职能科室15个、临床专业31个和医技科室16个,其中泉州市临床重点学科2个,晋江市重点学科5个。晋南分院占地150亩,开放床位305张;职工约450人,技术人员380人,高级20余人。拥有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GE公司16排螺旋CT机、进口数字乳腺机、罗氏发光免疫分析仪、德国徕卡手术显微镜、麻醉工作站等国内外先进诊疗仪器,其中十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00多套(台);在本市率先开展脑干肿瘤切除术、脑血管病术中血管荧光造影术、“巨大肝癌切除+下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移植”、“全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毕Ⅱ式吻合+空肠Braun吻合术”、关节置换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肝穿肾穿活检、CRRT、开展极低体重早产儿诊治等高难度的诊疗技术。医疗质量和诊疗技术在本县市卫生医疗单位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首推手机APP诊疗服务平台、便捷入院流程、医保门诊自助结算、先诊疗后付费、志愿者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社区康复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示范单位、泉州市级“文明单位”、泉州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泉州市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计划免疫先进集体、泉州市院务公开示范单位等称号。今年来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3项,泉州科技进步奖1项,12篇学术论文被收录SCI,13项发明创造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院的发展,批准医院择址迁建,并列为晋江市重大民生工程。新院位于世纪大道与晋光路交叉区域,占地303.2亩,预计总投资约20亿元,总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设置病床1988张,分两期建设。新院建设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以现代、绿色、高效为特征,建设目标为具备省内乃至国内同类医院先进水平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市医院迁建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18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在公立医院改革大潮中,晋江市医院紧紧把握“群众得实惠、医者受鼓舞、医院添活力”的改革方向,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减轻患者负担”为工作重点,发扬“崇德、精医、博爱、奉献”的医院精神,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下一步,力争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取得发展新突破,为创建“三甲”医院再铸新的辉煌!

  • 2 安溪县医院
    安溪县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凤城镇河滨南路249~259号
    收录医生 179     评价 0         评级 5

    安溪县医院始建于1938 年,1996年7月,根据安溪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安溪县医院与创建于1993年的安溪县铭选医院合并,合并后医院第一名称为安溪县医院,第二名称为安溪县(铭选)医院,她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担负着全县24个乡镇110多万干部群众及周边市县部分群众的医疗保健、院前急救、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等任务。

    医院编制床位850张,现有职工725人,其中在编人员612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1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246人。拥有64排128层螺旋CT机、医科达直线加速器、磁共振、数字胃肠影像系统、高压氧治疗舱、模拟定位机及胸腔镜、腹腔镜、电子胃镜、肠镜、电子鼻咽喉镜等70多种大中型医疗设备。2015年门诊病人40余万人次,住院病人近4万人次。

    近年来,医院在安溪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力领导下,不断扩充优质医疗资源,建设新住院综合大楼开放床位850张,缓解群众“就医、住院难”问题;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选派医生到省内外进修,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医院管理全面加强,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注重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整体实力稳步提升,现为全国院务公开示范单位、福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儿科培训基地、福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医院、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非行政直属附属医院,2015年儿内科被泉州市卫计委列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随着新住院综合大楼搬迁使用,医院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创新管理模式,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做好医院内涵建设,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 3 惠安县医院
    惠安县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螺城镇中山北街182号
    收录医生 79     评价 0         评级 5

    惠安县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现有员工7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98人,中级职称206人,服务覆盖面涉及泉港区、台商投资区。

    医院占地40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固定资产1.4亿元,年门诊量约50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万人次,现有编制床位600张,拟扩建200张,是惠安县医疗、教学、科研的中心。目前,医院主要设备有美国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仪、64排128层螺旋CT机、GE双板悬吊DR、芬兰普兰梅卡口腔数字全景X光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数字X光线成像系统CR、1000毫安数字化X光机、全自动生化仪、血液透析机等万元以上医疗器械400余件,医疗设备固定资产6500万元;拥有全省一流的县级医院层流洁净手术室和ICU。医院现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非直属附属医院,系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莆田学院、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

  • 4 南安市医院
    南安市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福建省南安市溪美街道办事处新华街330号
    收录医生 120     评价 0         评级 5

    福建省南安市医院始建于1937年, 1957年10月定名为南安县医院。1993年10月南安县改市,名称改为南安市医院,是南安市卫生系统最大的,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2011年被福建省卫生厅评定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编制床位数610张。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福建省交通事故急救定点医院、南安市卫生突发事件处置主体医院、传染病留医主体医院、职工医保、城镇医保、新农合诊治定点主体医院。承担着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泉州医高专、漳州医高专、莆田学院、厦门卫生技术学院等省内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任务。与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协和医院、肿瘤医院、泉州市第一医院建立起了稳定的医疗协作关系。南安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依托于本院,建立健全了乡镇急救网络,由本院120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形成了全市范围的指挥有力、网络布局合理、专业对口、急救敏捷、就近抢救的良好运行机制。目前全院职工64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20人,副高级职称64人,中级职称140人,初级职称316人。高、中、初医务人员分布比例较均衡,其中具研究生以上学历者近50名。

    本院业务范围包括内科、外科、传染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涵盖磁共振放射、CT、B超、彩超、内窥镜、心电图、脑电图、肺功能、高压氧、体外碎石等)、麻醉科、病理科、口腔科、皮肤科、针灸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计划生育科(放环、取环、人工流产、中妊引产、药物流产、输卵管节育、吻合、输精管节育、吻合等)。内科涵盖心血管、神经内科、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风湿、肿瘤内科、肾内血液净化等专业;外科涵盖普外、微创、胸外、创伤、肿瘤、肿瘤介入、神经、泌尿、肝胆、整形等专业。骨科为重点专科,在治疗严重创伤全身合并症、骨科各种疾病在泉州地区有一定影响。神经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专科的发展颇具规模并走在学科前沿。内科、儿科、妇产科、ICU重症监护、眼、耳鼻咽喉科、血液净化等学科建设在闽南地区享有盛誉。感染性疾病科是全市传染病收治唯一定点单位。

    本院配置有西门子磁共振成像系统、贝克曼CX-9型全自动大生化分析仪、锐柯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锐柯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800毫安数字减影大型X光机、全数字化心腹两用彩色B超、西门子全身螺旋CT机、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BD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全自动尿液有形分析仪、三分类和六分类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血凝仪、血气分析仪、C臂系统、电子内窥镜系统、24小时动态心电、血压监护仪、进口呼吸机、血液透析机、进口麻醉机、低能量增强型体外碎石机等诊疗设备,并随医疗质量的不断改进,快速推进换代升级过程。

    作为南安市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龙头医院,医院高质量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把强队伍、增素质、添活力当成第一要务抓。医护人员的梯队建设已经成形,在职教育、临床教学、科研能力、临床服务能力、医德医风建设等全方面、规范、有效推进。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手段与服务人群快速拓展,人民群众的赞誉度不断提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已经成了全体员工的共识及医院发展的真正动力。

    按照公立医院改革的顶层设计,医院正按照各级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运行绩效等方面狠下功夫。力争在创新管理,攻坚克难的基础上,在更高的起点上为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5 德化县医院
    德化县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浔北路32号
    收录医生 158     评价 0         评级 5

    德化县医院创建于1937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保健、科教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4年10月,确定该院为“华侨大学附属德化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成为华侨大学第一所附属医院。现核定床位数500张,开放病床数691张。全院共有职工658人,其中在编347人,编外311人,高级职称人员56人,中级职称人员129人。2015年医院总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13.03%,门急诊病人总数479325人次,同比增长9.06%,住院总数26118人次,手术总数6074人次。

    医院拥有美国GE 1.5T超导磁共振、64排128层螺旋CT、乳腺钼靶机、以色列飞顿激光光子工作站、GE E9、E8彩超、骨密度仪、奥林巴斯超声内镜系统(CV290电子胃肠镜+Eu-M1超声系统)、直接数字化X线摄像系统(DR)、GE C型臂X线机、GE LOGIQ400MD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奧林巴斯(olympus)3D腹腔镜、德国威孚莱钬激光(AURIGA)、美国双导管超声碎石仪(CYBERWAND)、爱尔康(ALCON)超声乳化仪(infinity)、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医院在临床各专业领域均衡发展,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在心血管内科、骨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等专业领域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实力。神经内科在全省县级医院率先建立卒中单元,提高了脑血管病的诊疗效果。骨科创建于1958年,几十年来,骨科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创新发展。业务范围逐步拓展至永春、南安、永泰、仙游、大田、尤溪、永安等周边县市。近两年来,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共开展各类新技术、新项目15项,骨科临床应用项目专利3项,获福建省发明创新成果银奖、福建省职工创新成果奖,获泉州市政府科学技术奖科学进步三等奖2次。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结合医院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医院拟投资8000万元建设医技楼,被列入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建筑占地面积217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共12层。医技楼建成后,与现住院部及综合楼通过无障碍天桥连接,将辅助检查等集中在一幢楼房内,为建立方便、快捷、高效的医院服务流程提供了硬件保障。

  • 6 石狮市总医院
    石狮市总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石锦路2156号
    收录医生 130     评价 0         评级 5

    石狮市总医院(石狮市医院)是石狮市唯一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总投资约8.7亿元,新院占地面积298.5亩,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近期开放床位800张,远期规划床位1500张,2018年12月29日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2019年上半年,总医院门急诊人次为42.66万,住院人数为18685人次,总收入2.36亿元。

    历史沿革

    医院始建于1956年,为石狮联合医院,1958年更名为晋江县石狮(地段)医院;1990年随着石狮拆镇建市,易名为石狮市医院;1992年在旅菲华侨吴子文先生的多方联系下,由爱国华侨黄光坦家族和王爱友先生共同捐资1700万兴建旧院区,1998年落成并搬迁,又称石狮(华侨)医院。2018年10月,成立石狮市总医院。医院以“仁爱、敬业、严谨、创新”为院训。

    人才队伍

    全院职工总数1061人,医生 338人,护士449人。其中高级职称95人,中级职称255人,硕士研究生60人。医院现有行政科室17个,临床科室22个,医技科室12个。其中骨科和泌尿外科为泉州市临床重点学科,设有泌尿外科院士工作站和普外科名医工作室。总医院先后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原180医院)建立医联体关系,其中福医大附二院、910医院每周安排副高以上职称医生到该院坐门诊、手术指导、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全方位开展合作共建。

    诊疗设备

    总医院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000多台,总资产2.08亿。主要有飞利浦悬吊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DSA),西门子检验科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史赛克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系统、瑞仕格门诊药房全自动发药系统、1.5T磁共振系统、飞利浦64排CT等大型医疗诊断设备。

  • 7 晋江市中医院
    晋江市中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泉安中路1105号
    收录医生 129     评价 0         评级 5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泉安中路1105号,是一所中医特色浓厚,融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近年来,源于百姓的需求,党委的重视,政府的扶持,部门的领导,业界的支持,中医人的努力,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不断加强,医院规模、学科建设和服务份额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医院综合院力得到较大提升。已发展成为一家古韵今风相得益彰,传统现代交相辉映,学科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级文明单位。医院现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520张,分设急诊医学部、门诊部、住院部。共设31临床科室、13个病区,设有脾胃病科、心病科、肺病科、内分泌科、脑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麻醉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肛肠科、眼、耳鼻喉科、治未病科等临床科室,并设有药学部、手术室、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功能检查科、腔镜中心、导管室、消毒供应室、营养室、输血科等医技辅助功能科室。医院现有员工人数1100人,其中主任医师20人、副主任医师46人,兼职教授、副教授22人。医院固定资产近4亿元,拥有飞利浦1.5T磁共振装置(MRI)、飞利浦16排CT(2台)、128排256层1台、C型臂、DR、进口大型成套数字化X线机组、飞利浦彩色超声机、成套富士能电子胃肠镜、电子气管镜、电子鼻窦内镜、以色列胶囊内镜、进口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直线加速器、PCR实验室、细菌室仪器和各种监护仪、各种呼吸机等高端设备,医疗设备资产额2.45亿元。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医院通过改革内部运行机制,围绕“急诊急、门诊快、病区质、检查准、取药便、疗效佳、费用低”的医疗服务目标,规划设置医院行政管理机构,以医院领导层为决策层,三部两办(人力资源部、财务审计部、医务质控部、综合办公室、党建办)作为执行层,两个辅助管理机构(计算机信息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三个临床支持系统(财产物资统供统管中心、病友服务中心、保障服务中心)为操作层,组成管理团队。创新管理模式,进行流程再造,贴近社区民众的需求,打造服务品牌,努力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医院推行“慢决策、快执行、严监督”机制,构建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建立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现代医院管理即岗位管理、绩效管理、组织变革、精细化管理,促进医教研同步发展;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齐头并进;基本医疗、非基本医疗、高端医疗互补共存,结构合理。提倡医生主外,护士主内,医技盘活,管理提升。力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从而杜绝闲人配置,解决忙闲不均,培植对外亲民、对内和谐的医院文化,创业、创新、创先、争先,推动学科建设,开设“夜间门诊”方便打工者就医,2017年医院年业务收入3.93亿元。门诊量118.4万人次,居泉州市各医疗机构第四;分娩婴儿数9165人次,居泉州市各医疗机构第一;手术量11502台,居泉州市各医疗机构第四位;多年来药品和耗材收入控制在占业务收入30%以下,保持泉州市各医院最低;病人满意度也居泉州市前列。医院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急诊医学部保持多年的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医院是省级文明单位,党支部是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妇产科是福建省巾帼文明岗。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临床科室建设,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各科室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开展与之相适合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中医药服务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临床科室建设,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各科室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开展与之相适合的中医特色服务项目,采用汤、膏、丸、散、敷、贴、熏、浸、针、灸、推、拿、按、摩、割、刮,治疗效果显著;医院现有骨伤科、脾胃科、针灸康复科等多个中医重点专科。开展中医临床路径56个,开展中医外治68种136项;不断提高病房中医治疗率、急危重疑难病中医参与治疗率;提高了中医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日,减少了医疗费用。医院始终坚持把中医药的核心文化(仁、和、精、诚)融入医院的远景目标,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内涵,多措并举,以求实效。从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行为规范体系建设、环境形象体系三个层面,不断丰富中医药文化元素,努力构建以廉洁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医院文化。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在环境建设方面,各个诊室的装修、诊室布局体现中医特色,院区建有悬壶济世、橘井泉香、杏林春暖等景观,有百草园等中药种植园,院内路用“仲景”、“华佗”,广场用“时珍”、“思邈”命名,设置中医文化墙;在行为文化上,设计制作了院训、院徽、院歌,用“大医精诚”思想教育员工,打造“不求员工致富,只为患者造福”、“无红包、无回扣”的医院,在职工中进行“敬天惜物、廉俭节约”的教育;在核心文化上,医院开展“五好三满意”活动,遵循“人道、爱心、敬业、利民”的医院精神,在各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以爱心、细心、责任心、耐心结合精湛的中医护理知识,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医院在发展方向上织网络,摈弃“零和搏弈”,上下互动,横向联合;不与上争,不与下抢,找准定位。工作上为病人医护技药行政工勤全覆盖,人人尽力;求满意强化非医疗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质量做强医疗服务,精益求精;保安全实施分类分段分级医疗,工作做细。经营上讲效益,惠民公益可及,把价值做大;控制成本,利润、成本、费用三中心协作配合,各司其职。管理上筑狼窝、育狼性,重在控制,重在自律。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2013年6月到福建调研,专程到晋江中医院,对医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及表扬。晋江中医院先后还获得福建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第七届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示范点、泉州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晋江中医院急诊医学部从2005年至今一直保持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妇产科正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涌现了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标兵、全国医院服务改革创新人物、全国中医药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最具惠民医院院长、福建省**中医院长、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共产党员、泉州市**健康卫士、泉州市**共产党员、晋江市先进工作者等先进个人。医院把追求单位自身发展与实现社会责任相协调作为工作目标,注重公益,关注公平,以实现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以提供服务的可及性和适宜性,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社区群众的认可和业界的高度评价。晋江中医院的员工把对医院负责和对病人负责统一起来,爱民、为民、利民想问题,依法、公正、公平办事情,在服务病人、造福病人中努力创新,锐意进取,实现人生追求的医者梦。
  • 8 安溪县中医院
    安溪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专科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凤城镇八三一路178号
    收录医生 103     评价 0         评级 5
    安溪县中医院于1985年经福建省卫生厅闽卫中〔1985〕129号文批准成立,由2名人员在安溪县城厢卫生院挂牌筹建。1986年底,租用县农械厂临街库房开设门诊部。1991年搬至后垵。1995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县中医院与第三医院实行二块牌子一套班子联合办公,编制床位60张,人员53人。1997年6月,县委、县政府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决定县中医院与县第三医院分离,搬至原县医院院址。现址地处安溪县城繁华的八三一路段,是安溪县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技术力量不断提高,设备不断增添,中医院得到飞速发展,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9年业务总收入854万元,比1996年增长291%。安溪县中医院占地面积6466平方米,建筑面积7364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院。医院设有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财务科、总务科、人事科、设备科、信息科、监控室等10个职能科室;设有内儿科、外骨科、针灸科(小儿脑瘫、推拿、理疗、康复)、急诊科、皮肤科、美容室、五官科、妇产科等10个临床科室;设有检验科、放射科、药剂科、功能检查科、供应室等5个医技科室。院长王清良、副院长谢昆成、王英明、黄海松,党支部副书记李成枝。全院职工133人,中级职称以上3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5人。安溪县中医院编制床位100张,实际开放100张。1999年全院住院病人2768人,门诊病人68288人次,住院病人治愈率、好转率97.25%,死亡率0.36%,病床使用率68.36%,平均住院日6.98天。安溪县中医院拥有WD—ESWL91体外震波碎石机、美国进口GEB超机、500MAX光机、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美国进口酶标仪、心电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全电脑控制腰椎牵引床、微波综合治疗机、双眼高倍手术显微镜、白癜风表皮移植机、光疗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开展胸腔、腹部、泌尿、创伤、肿瘤与五官科、妇产科一些常见病等手术,以及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疾病的诊断、抢救、治疗。应用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一些疑难病症,取得显著的疗效。针灸科、小儿脑瘫专科、皮肤科是医院的特色专科。精湛的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吸引着国内和新加坡、香港、台湾、日本等地病人前来就诊。安溪县中医院坚持“管理治院,科教兴院,特色强院”的办院宗旨。1998年至1999年发表国家级论文18篇,省级论文42篇,参加各种学术交流52篇,获县科技进步奖1项,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8项。1999年11月4日通过等级医院评审,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1997年至1998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政法综治先进集体;1998年至1999年被评为县卫生系统先进单位;2019年通过三级中医院评审。
  • 9 泉州市光前医院
    泉州市光前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梅山光前南街
    收录医生 33     评价 0         评级 5

    在风光秀丽的杨梅山下,碧波盈盈的芙蓉溪畔,座落着一所侨捐公办医院——泉州市光前医院。她乃星马著名爱国华侨李光前先生于1951年创办;1961年由政府接管;1986年随地改市更名为“泉州市国专医院”;1994年,李光前先生哲嗣李成义昆仲情系乡梓、热心公益,捐资择址建新院;1999年9月,医院迁至新址并更名为“泉州市光前医院”。

    医院地处著名侨乡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光前学村,占地面积6.85万平方米(含经批准征用中的建设用地3.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5万平方米(含近期征地后,规划首期建设一幢15层综合病房大楼,再增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病床编制500张、实际开放506张;在编职工421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护、药)师47人、中级职称卫技人员122人;设有肿瘤放疗科、肿瘤化疗科、内一科(心脑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感染病科)、外一科(普外、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外二科(普外、肿瘤外科、肛肠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重症医学科、中医科、皮肤科、针灸理疗科等临床科室及16个医技科室、13个职能科室;配备有瑞典医柯达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三光子电子直线加速器、美国ADAC放射治疗计划系统、SL-IE模拟定位机、丹麦AD自动模切割机、德国莱卡病理切片机、脱水机、德国西门子1.5T双引擎磁共振、意大利1000mA数字减影X光机、C型臂移动X线机、飞利浦数字化摄片系统(DR)、日本富士CR、东芝16排CT诊断仪、日本阿诺卡5000型及德国西门子ACUSOMX300PE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各一台、EUB-420超声诊断仪、日本PENTAX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瑞典罗氏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系统COBAS6000、库尔特全自动凝血分析仪、NOVA血气分析仪、日本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UF-50尿沉渣分析仪、西门子ADVIA CentaurXP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德国拜耳Centaur-CP化学发光免疫仪、法国梅里埃全自动血培养仪、ATB细菌鉴定仪、进口麻醉机(德尔格、GE、欧美达)、STORZ前列腺汽化电切镜+宫腔电切镜、24小时动态心电图、医用高压氧舱及数十台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等一批大中型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医院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先进的设备、现代化的设施,是患者理想的诊疗场所。

    建院60余年,光前医院现已发展成以肿瘤防治专科为重点,兼顾带动各临床学科综合发展的医院,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所长”的新格局,尤其是开展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在周边地区乃至全省均有较大影响,系一所福建省肿瘤开科最早之一、以肿瘤专科为特色,各临床学科综合发展,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泉州市卫生局直属、侨捐公办、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先后被授予省、市级“文明医院”、“文明单位”、“平安单位”、“‘双十佳’先进单位”、“‘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职工之家”、“福建省防治非典工作先进集体”、“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无偿献血促进奖”等荣誉称号。

    泉州市光前医院紧扣“以肿瘤专科为特色、临床各科综合发展,并逐步建成闽南地区一流的以肿瘤防治中心为重点的山水园林式综合医院”的中长期奋斗目标,探索和实施“做大做强并充分发挥肿瘤重点学科的支撑作用,兼顾带动各临床学科综合发展”的工作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强化软硬件建设,内夯基础,外树形象,努力提升医院的综合院力和社会服务综合满意度,为保障和增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积极的努力与奉献。

  • 10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医保 综合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街东段南侧
    收录医生 196     评价 0         评级 5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前身是泉州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16年 ,原名永惠妇孺医院 ,1958年8月1日与泉州市联合中医院、泉州市市民门诊部合并易名为泉州市人民医院。1998年12月通过等级医院评审成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评审总分为泉州市“二甲”医院之冠。1999年经泉州市政府批准成为泉州卫校附属医院,2003年经福建省卫生厅正式批准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筹)附属医院。2006年收归市管,2008年医院人、财、物收归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医院更名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医院经过几十年来全面建设,已发展成为一所专业较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医院的总固定资产超过2亿元。近10余年来,医院发展更加迅速,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项,受到福建省人民政府及卫生厅的表彰10余次。曾荣获“ 福建省文明医院” 、“福建省卫生系统红旗单位 ”等称号。

    医院于2009年4月27日整体搬迁到新院,新院位于泉州市丰泽街东段南侧(云谷小区路口),占地面积54亩,首期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其中主体综合医疗大楼13层,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医技楼三层,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新院按 “ 三乙 ”医院设计拟定编制床位700张。医院现有职工442人,其中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124人;设置一级临床科室12个,二级学科18个,医技科室14个。医院采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拥有较先进的多媒体电教室、功能较完善的图书馆,阅览室。医院设备总资产近3892万元,今年内投入1160.8万元添置进口东芝16层多排螺旋CT、数字化影像摄片系统(DR)等设备25类(件),更新全院病床(210套),并拥有1000多平方米的层流净化手术室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医院还配备有亚克松数字化全身彩超、意大利800mA数字化X光机 、德国西门子数字化全景口腔影像系统、C臂X光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化生化仪、五分类血球分析仪 、法国全自动血凝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ESS发光免疫分析仪、美国LQ骨密度仪、意大利全智能高解析钼靶乳腺X光机、日本斯丽卡电子数字化阴道镜 、美国MD动态心电图 、美国MD动态血压分析仪 、日本奥林巴斯子宫内窥镜、日本潘太克斯电子胃镜、进口关节镜、德国莱卡快速切片机、肺功能检测仪、呼吸机、麻醉机,配有18台多功能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各种监护仪等先进仪器设备。

    医院妇产科历史悠久,是该省第一批通过达标的爱婴医院,是该院具有专科特色的科室之一,专业齐全,各具特色。有妇科恶性肿瘤、女性内分泌、不孕不育、生理产科、病理产科、计划生育及宫腔镜诊疗等。医院优生优育科对遗传基因检测、生育能力检测及指导生育工作有较大贡献。医院口腔科为全市规模最大的专科,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国内先进的诊疗技术,在泉州市享有盛誉。颌面外科是该院有较强实力的特色专科,开展颌面外科手术,下颌骨的肿瘤切除及下颌骨再造获市科技成果奖。骨科开展关节镜修治膝关节疾病,开展介入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开展四肢脊柱骨折的治疗和术后康复训练,成功完成断腕断指再植术及手外伤的二期修复术;外科的颅脑、烧伤、泌尿、乳腺专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一个团结合作凝聚力很强的集体。内科的心脑血管专科开展锥颅术,为全国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协作医院。近年来开展脑出血微创治疗200多例,其死亡率低,后遗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的特点。儿科的新生儿专科均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放射科开展骨质密度检测,是当前最先进的骨质密度测定手段,其先进性在国内数一数二,在该地区最为先进。医院影像科引进意大利智能高解析钼靶乳腺X光机检测乳腺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全市开展最早,累计检查病例最多的医院,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手段,该项目在全市享有较高声誉。

    目前医院屹立在丰泽街东段南侧的繁华地段,周边道路宽阔,有11条公交线路通达医院(人民保险站、冠亚花园站)。医院按“三乙”医院建设标准和700张床位数的二期建设规划,将建设一座可容纳700张床位的高级病房大楼和集教学、科研、图书信息、培训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及配套用房,预计投入1.5亿元。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将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以良好的医疗环境,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医疗设备,一流的服务水平竭诚为全市广大人民提供服务。

专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