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重庆铜梁县医院排行榜排名靠前的医院有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市大坪医院、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重庆市人民医院、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
【展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一临床医学院,对外称西南医院。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前身系国民政府中央医院,1929年建于南京,1941年迁至重庆,1949年由西南军政委员会接管,1950年命名为西南医院,1975年改称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转隶军委训练管理部,2017年转隶陆军,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总体情况。医院有临床医技科室60个,展开床位2900张。2019年,年度门急诊量414.7万人次,收容量14.6万人次,手术量11.4万台次,平均住院日5.93天。仪器设备总值约22亿元,拥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术中核磁、7.0 T核磁共振、TOMO刀、大型高压氧舱群、神经导航系统等高精尖仪器设备。
学科人才方面。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12个,军队“双一 流”重点学科1个,军队医学专科中心14个,其中7个全军研究所、7个全军专科(专病)中心。2020年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综合排名全国第25,较上一年度上升3名,其中烧伤科位列全国第1,病理科位列全国第4,检验科位列全国第4,整形外科位列全国第8,康复医学科位列全国第9,普通外科等12个学科上榜提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三级以上教授64名(在职8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青年千人、万人计划、国家优青等特殊人才20名,博士生与硕士生导师共207名。
医疗技术方面。长期以来,医院致力于临床高新技术培育,创新性开展3D打印缺损修复、异种皮移植、心肾联合移植、移动MRI等国际、国内领先的临床新技术30项。现已形成了烧(创)伤、消化系疾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病、运动损伤与康复、临床检验与病理精准诊断等优势领域,培育了乳腺、关节、风湿病、新生儿重症等专病特色,锻造了大器官移植(心、肝、肾、多器官联合)、全系列微创外科(各系统腹腔镜、介入、内镜、射频)、干细胞与再生修复、肿瘤免疫与个体化诊疗、3D打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核心前沿医疗技术。
教学培养方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授权点32个,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牵头单位),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授权点34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8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建成全军首 个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获批国际灾难生命支持课程培训基地、国家 级灾害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荣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全国护理本科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参与编写国家 级规划教材27部。
科技创新方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 级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25个。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领域第一个重大项目、国家“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军队重大项目等在内的课题3000余项,年获科研经费超亿元。在军事、临床和基础三大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占全校3/7),二等奖15项,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成果50项。近年来,发表影响因子10分以上原创性论著70篇,20分以上原创性论著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主刊发表原创性论著2篇。主办亚洲唯 一烧伤领域期刊《Burns & Trauma》,成为年度世界烧伤专业影响因子最 高的杂志。
承担重大任务方面。参加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等国内重大灾害救援行动,承担维和医疗、援利抗埃等国际重大医疗救援任务,遂行“合作精神-2012”、“联合救援-2016”、“核救—2019”、“生防坚盾—2019”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圆满完成国家和军队赋予的光荣使命。承担埃塞俄比亚国防军总医院与国防大学附属医院海外援建任务,受到广泛赞誉。同时承担国家与军队指令性帮扶任务,精准帮扶帮带军地10家医院,为边防官兵和老少边穷地区百姓提供人民军医的优质医疗服务,全面打造军民融合一 流服务品牌。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历经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涉外医疗为一体的重点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牵头成立了重庆市首家医院集团(医联体),即“重医一院医院集团”,集团以院本部为核心,包括3家直属部门与单位(第一分院、金山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15家市内托管医院(大足区人民医院、海扶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酉阳县人民医院、合川区人民医院、璧山区人民医院、梁平县人民医院、南川区人民医院、潼南区人民医院、铜梁区人民医院、忠县人民医院、长寿区人民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城口县人民医院)、5家市外帮扶医院(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陕西省渭南市人民医院、陕西省富平县人民医院、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
服务能力出众 院本部开设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8个,现有编制床位3200张。2017年门诊量335.16万人次,出院病人14万人次,手术10.98万台次。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在重庆及四川、贵州等周边省市拥有25家教学医院和77家指导医院。
医疗技术精湛 院本部常年承担疑难危急重症救治、应急救援、干部保健及涉外医疗任务,是重庆市SARS、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重症病例救治首要单位和专家组长单位,以及重庆市唯一一家同时获肝、肾移植技术准入的地方医院。形成了器官移植、微创、介入、无痛诊疗等优势技术,推行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拥有国家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7个(产科、检验科、重症医学、专科护理、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眼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老年病科),数量居全国第12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老年病重点专科”1个。获批卫生部培训基地14个,重庆市临床诊疗中心27个,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个,重庆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1个。各学科均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综合诊断治疗水平居国内先进行列。
医疗设备先进 院本部拥有PET-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剂量率三维后装治疗系统、炫速双源CT、宝石能谱CT、128层螺旋CT、3.0T MRI、1.5T MRI、平板DSA、SPECT、高强度超声聚焦肿瘤治疗系统、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IGRT)等一批大型医疗设备。
医学人才济济 院本部拥有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等在内的一大批学术造诣高、临床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拥有教授276人,副教授354人,博士生导师64人,硕士生导师392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39人,现任国家级学会、协会学术职务626人次,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8人,重庆市医学会正副主任委员60人次,重庆市医师协会正副会长46人次。
科教成效显著 院本部形成了以神经科学、肿瘤学、脂糖代谢、眼科及重症医学等为代表的“五大优势学科群”。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内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34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1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5个。承办统计源期刊《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近5年(2013—2017)来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纵向科研课题8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各级科技成果奖38项。2016年在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0位。
荣誉奖项众多 院本部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卫生部“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金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1956年由上海医学院儿科系迁渝创建,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是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重庆市儿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重庆市重点实验室3个和重庆市干细胞治疗工程中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三八”红旗单位、全国优秀卫生计生机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德建设先进单位,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2016年“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国家卫计委“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构建和谐关系示范医院。在全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位居全国儿童医院第三位。
医院现有教职员工3500余名,博士生导师26名、硕士生导师180名,高级职称专家268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等杂志副总编、副主编单位及国内10余家杂志副总编和编委单位;是国家规划教材《儿科学》第六版主编和第七、八版副主编单位;是统编教材《儿童保健学》第一版主编和第二、三版共同主编单位;是《小儿外科学》第四、五版和《儿科人文与医患沟通》共同主编单位,《小儿传染病学》第四版、《儿科双语教材》、《儿科医生实习手册》副主编单位。是重庆市医学会儿科专委会及小儿外科专委会、重庆市康复医学会、重庆市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医院现有渝中院区和礼嘉院区两个院区,共编制床位2480张。开放总床位1700余张。2017年门急诊量290.9万人次,住院量7.97万人次,外埠病人比例近40%。医院专业设置齐全,是美国心脏协会(AHA)授权认证的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全国联网的儿童急救中心、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出生缺陷干预救助示范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心病介入培训基地,是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全国唯一一家拥有肝脏移植资质的儿童医院,是重庆市哮喘防治中心、重庆市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急救中心、重庆市儿童营养研究中心、重庆市新生儿筛查机构、重庆市儿童创伤诊治中心、重庆市儿童五官诊治中心、重庆市儿童发育行为与心理健康中心、重庆市儿童康复中心、重庆市儿童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共有4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儿童重症医学、小儿呼吸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儿科临床护理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罕见病(PID)诊治技术、肝移植技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介入肺科学技术、儿童癫痫手术、微创外科手术、极低出生体重儿综合救治及HIFU治疗儿童实体肿瘤等技术均达国家一流水平。
儿科学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儿科医师培养基地和儿科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临床医学(儿科方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及临床进修、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教学任务。年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400-500名,进修生及规范化培训人员200-300名。拥有先进、齐备的教学设备和临床技能训练室供学员学习和模拟训练。
儿科研究所为医院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发育与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发育与疾病”为主线形成“免疫与感染”“神经精神疾病”“先天畸形与组织工程”“肿瘤发病机制与个体化治疗”四大方向,初步形成基础与临床相互合作与渗透的构架。小儿临床免疫、儿童保健、儿童呼吸病学、泌尿外科和新生儿病学是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团队引进多名加拿大UBC大学(包括皇家科学院院士和健康科学院院士各1名)和其他海外大学高端科研人才,荣获中组部“千人计划”称号、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重庆市首届“两江学者”等。医院保持了全国儿科学科学研究的先进地位:牵头国家卫生计生委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1项(1399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3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两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连续10年名列全国儿科界第一位。
医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与16所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儿童健康研究所等单位建立长期全面合作关系。
医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申请到“明天计划”、“微笑列车”、“重生行动”、“肢残儿童矫治计划”、 神华集团捐赠“白血病基金”等各种基金项目,并牵头建立 “重庆市希望工程--小天使基金”,为缓解贫困疾病儿童看病难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全国妇联慈善贡献奖。
医院坚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牵头组建西部儿科发展联盟,并担任联盟理事长单位,该联盟辐射西部10个省区市,联盟成员共计132家。牵头组建重庆市儿科发展联盟,全市39个区县、61家儿科医疗单位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为促进中国儿科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桥医院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始建于1944年,前身是国民党军政部陆军医院,1950年改编为西南军区总医院,1955年转隶第七军医大学,为第二附属医院,对外称新桥医院。1975年改称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现址由贺龙、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选定。现已建设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教学医院,是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也是重庆市首批“涉外定点医院”。 硬件精良设备先进 医院展开床位2860张,拥有国际一流的重症监护病床289张和现代化层流净化手术室43间;其中百级层流手术室42间,杂交手术间1间;有包括360°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系统、世界最先进的Leksell C型智能伽马刀、640层动态容积CT、第三代TOF技术64排PET/CT、3.0特斯拉双梯度MRI、四维彩超和INNOVA3100平板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系统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200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价值10亿元。 学科齐全主干强健 医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4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10个(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整形外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1个(中西医结合肾脏病重点建设专科),全军医学研究所4个(呼吸、心内、心外、肿瘤),全军医学专科(病)中心6个(肾内、超声、骨科、神外、血液、口腔),优生优育中心学科3个(妇产、儿科、泌外)。医院是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28个。有6个重庆市质量控制中心(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肾移植质控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含心脏移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美容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中心)。 技术雄厚特色鲜明 年门急诊量、住院人次、手术台次均居国内三甲医院前列,患者分别来自香港、台湾等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外地患者占驻院人次的3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9.1%,治愈好转率98.7%。是国内最早一批组建呼吸内科、胸心外科、肝胆外科、肿瘤科等特色专科,最早一批开展胸心手术,甲状腺手术等特色技术,最早一批实事ARDS、酸碱失衡、肿瘤保器官综合治疗等相关特色项目的医院。急慢性呼吸衰竭、心脏衰竭、肾脏衰竭等重大、疑难、危重疾病救治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年开展心脏介入手术7000余例、心脏外科手术3500余例、脊柱微创手术2200余例、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3000余例、消化内镜诊疗4万余例、血液透析7.3万余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累计1200余例,肾移植手术累计开展3900余例,居国内第一方阵。医院已形成以肺、心、脑、肾、脊柱、血液、胃肠、口腔颌面、皮肤等器官系统疑难疾病及肿瘤、重症创伤救治为特色的强大综合救治实力。成功开展了4对胸腹联体婴儿分离、2例异位心矫治以及双头单体女婴救治,被总后勤部首长称赞为“敢治别人不敢治的病,能治别人之不好的病”的为军为民服务模范医院。 人才济济成果丰硕 医院拥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首届中国医师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优秀拔尖人才群体;现有教职员工37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369名,博(硕)士导师138名,博(硕)士学位获得者595名。医院承担有13个专业、6个层次的临床教学任务,21名教员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银奖。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卫生部行业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军队“十二五”重点课题等在内的国家、军队、省市级课题38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15项;近五年来,获军队(省部)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40项,获包括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军队(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41项。内科学教研室获评总后优秀教学团队,《内科学及野战内科学》列入国家卫生部“十一五”规划统编教材。获评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项,获第一届和第三届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员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军队、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15篇。医院被重庆市评为综合化教学改革创新试验区。成功研制了全国首列卫生列车,研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入选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理念先进荣誉满院 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医院秉承“做一流品质、建国际名院”的办院理念,始终致力于 “大器官疾病综合救治能力、医疗应急处置能力、现代化院园文化、宾馆式病房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生态化营院”医疗品质的塑造。医院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中印边境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历次战争的卫勤保障,以及抗震救灾等重大应急医学救援任务,胸心外科刘欲团教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一等战功。先后获评“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医德医风先进单位、全国爱婴医院、全军“药材管理先进单位”、全军绿色营院等称号。 发展愿景 嘉陵江畔悬壶,歌乐山下兴院。新世纪新阶段,新桥人坚持和发展学校“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始终高举“姓军为兵、保障打赢、服务人民”的办院宗旨,按照“依法治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品质立院”的办院思想,瞄准建设“军内前列,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型国际名院”的建院目标,大力推进一流发展战略,全面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持续提高质量内涵,为有效履行军队医院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前身为始建于1892年的“重庆宽仁医院”。医院现有开放床位1380张,年门诊量超过百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5万人次,年手术量超2万余人次。拥有价值近4亿多元的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有53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现有博士学位点27个,硕士学位点29个,并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职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有20余名,有博士、硕士生导师近150名。有一批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工程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国家教育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设在该院。
近年来,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设有重庆市肝病治疗研究中心、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市微创外科中心等15个市级医学中心,广泛开展移植技术、介入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微创技术等特色技术,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承担重医多层次医学生的教学任务,每年培养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50余名和本科生近千人。感染病科和神经内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和肾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 “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600余项,共获得科研经费逾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60余项,获专利授权40余项。主办了《中华肝脏病杂志》、《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及《肝博士》。
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利用位于解放碑的优越地理位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全力打造重庆CBD标志性城市医院,并正规划建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国际医院,向国内一流医院的目标迈进。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位于享有重庆后花园美誉的北碚主城区内,其前身为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于1927年创办的峡区地方医院,抗战时期江苏医学院搬迁与此,现已发展为重庆北部地区最大的医疗中心、三级甲等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北碚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教学医院、美国加州圣盖堡医院友好医院。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总资产3.5亿元,现代化的医院综合大楼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层流手术室、中心ICU监护室、血液透析室、高压氧舱、核磁共振、大型C臂、螺旋CT、DSA、全身X刀、直线加速器、大型生化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7000多万元。可开放床位800张。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00余人,博士、硕士生50余人,8个硕士生点面向全国招生。年门诊量3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2万余次、各类手术8千余台。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的专科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其中有近20余项专业特色技术位居全市前列。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始终坚持“情系民生、追求卓越”的办院理念,先后获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先进集体、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重庆市“十佳”医院等荣誉称号。
涪陵中心医院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涪陵区高笋塘路2号,是一所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创办于1914年,系加拿大多伦多基督教在涪陵的“英美会”所创。重庆直辖前系四川省涪陵地区人民医院。重庆直辖后1999年2月更为现名.现为第三军医大学教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涪陵附属医院、重庆市级“非典”诊治定点医院、渝东南地区医疗、急救、教学、科研的中心、渝东南地区执业医师定点考试医院,与重庆市急救医疗涪陵分中心、重庆市涪陵区红十字医院“三块牌子一套班子”。
环境建设成绩斐然 医院党政一班人形成了“完善医院软硬环境,树立医院崭新形象”的共识。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医院软、硬环境建设。在原计算机局域网管理的基础上,医院今年又启动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二期工程——门急诊、临床、医技系统各科室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此外,规划中的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病房大楼、急救中心广场,新建的120急救通道等都为伤病员营造了更加方便、舒适的诊疗和康复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医院先后引进多种进口的高档医疗仪器设备,拥有荷兰飞利浦螺旋CT、意大利血管数字减影机、日本东芝三维彩超、人工心肺仪等先进、高档的医疗设备400余台套。
人才培养着眼未来 医院按照“送出去,引进来”的思路,一方面鼓励职工进行学历培训和继教学习,选拔人员送到省外、国外学习深造;另一方面采取政策优惠、待遇吸引等方式,引进高学历人才。经过几年努力,医院人才结构日趋合理,老中青梯队形成,中青年人才辈出,医疗技术水平跃上了新台阶。如今,在职职工788人中有高级职称94人、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兼职硕导4人、博士生2名、硕士生13名,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班69人;有重庆市医学会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7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水平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重庆市名中医1人、《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医院》、《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常务编委)共14人。
学科建设步伐加快 开放床位600张,有专业科室32个,专业设置齐全。为形成医院特色,打造医院品牌,医院对一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超声科以及二级重点学科消化内科、骨科、泌尿外科,采取了政策上倾斜,资金、设备上扶持等方式,推动其快速发展,形成了内科以介入诊治、外科以微创、腔镜为发展方向的特色,其中不少项目居国内和市内领先水平。2000年开通
科技兴院持续发展 医院确定了“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制定优惠政策,每年列出专项资金,鼓励搞科研,扶持学科发展,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先后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广东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北京医院、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肝胆外科中学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常年邀请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会诊。同时,派出人员赴印度马德拉斯心血管病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国内友好医院进修学习,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医院科研和学术水平大幅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如今,医院职工每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以上、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0篇以上;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0项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2项,区级科研成果奖23项;主(参)编出版学术专著14部。目前有在研市(部)级科研项目4项,区级科研项目19项,率先在渝东南地区开展“肝移植”手术,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开展该项手术的地区级医院。
教学工作任重道远 作为第三军医大学教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及渝东南地区教学中心,每年担负着为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职工医学院带教本科和专科实习生50名以上,带教市第三卫校、万州卫校、万州中医学校等中专学校实习生100人以上,接受周边各区县医院进修生70人的教学重任;医院本着“教学促进业务发展,业务发展推动教学”的原则,成立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教研室4个,教研组14个,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急救通道绿意盎然 1992年4月竣工的急救中心大楼,由国家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务院三峡经济开发办公室、四川省经委、涪陵地区财政和原涪陵地区人民医院共同投资兴建,建筑面积10204m2,时称四川省涪陵急诊抢救和技术培训示范中心(简称涪陵急救中心)。2001年11月,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将涪陵急救中心规划为重庆市急救医疗的6个分中心之一,覆盖涪陵区、长寿县、武隆县、丰都县、垫江县、石柱县;分中心急救部下设急诊科(观察床20张)、创伤外科(病床30张)、120院前急救、急诊ICU(病床2张);院前急救拥有监护型急救车1辆、普通型急救车3辆、120急救指挥车1辆。随着医院现代化综合病房大楼、急救中心广场的规划建设和120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的建成使用,分中心急救生命通道建设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
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医院抓住机遇,主动迎接入世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挑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2003年,经区人事局、区卫生局批准,作为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率先在全区开展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了全员竞争上岗;“三定”方案体现因需设岗、以岗定酬、按岗纳薪原则,激活了用人机制;2001年10月起,先后实施了对400多个品种的物资实行了“零库存”管理、临时工实行与居委会共管、园林
硕果累累振奋人心 2000年10月医院被评为重庆市文明单位;2002年6月又通过了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标准的考评验收(市卫生系统首家),同年12月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推荐为全国“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2003年11月通过了“医疗优质高效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的评审验收。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医院、爱婴医院、重庆市放心药房、涪陵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今年又获得重庆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重庆市“星级护理站”、“重庆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等;保持了重庆市级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称号;计划生育、园林式单位、绿化红旗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年年被评为涪陵区的先进单位。
党委书记、院长赵麟丰被中国女医师协会评为“全国巾帼模范院长”、被中组部评为“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评为“重庆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立二等功;医院14名医务人员因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成绩突出,分别被重庆市委、重庆市妇联、市卫生局、涪陵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授予“重庆市三八红旗手”、“重庆市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涪陵区防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奋力拼搏绘就蓝图 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体职工锐意创新,开拓奋进,共同描绘了宏伟蓝图:到2007年底,医院占地面积达到270亩(179980米),有1个总院、1个分院(占地100余亩的李渡分院)、3个门诊部,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开放床位1000张;年收治病人2万人次,门诊病人达50万人次,年收入超过2亿元,固定资产总额超过2亿元;不断改善医院环境,成为“医疗现代化、管理标准化、建筑智能化、病房家庭化、环境园林化”的现代化医院;不断增添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总值达到或超过1.2亿元,能满足医疗、急救、教学、科研的需求;正高级职称达到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4%,副高级职称控制在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2—14%,中级职称控制在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5—38%。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跻身重庆市先进医院行列。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高笋塘路2号邮编:408000电话:(023)72226100 72224460(传真)
网址:www.cqflzxyy.com.cn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是重庆市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经重庆市政府批准,由原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重庆市中山医院合并组建,于2016年3月25日挂牌成立。2018年6月12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保留重庆市人民医院编制),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2018年11月18日,依托医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临床医学院。医院是重庆市首家涉外医院、重庆市干部保健医院、重庆市厅局级领导干部定点体检单位,曾多次圆满完成国内外领导人、大型会议和赛事的医疗保健工作。
医院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学科集聚。拥有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研究所、重庆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重庆市骨伤骨病医疗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重庆市眼耳鼻咽喉科医院、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为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医学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56个,拥有1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心血管外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过敏反应科),5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外科、骨科、老年病学科、耳鼻咽喉科学、医学检验科),14个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麻醉科、呼吸内科、骨科、老年病科、医学影像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肿瘤科),1个重庆市特色医学专科(康复医学科),4个临床研究中心(心血管外科学、检验医学、耳鼻咽喉学、老年疾病学),5个国家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血管植入物工程实验室、肾脏病透析治疗研究室、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研究室、结核基因诊断中心实验室、神经变性病实验室)。医院形成了以心血管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肝胆胰腺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老年病科、医学检验科为主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群。
医院高端人才汇集、专业实力雄厚。现有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00余人,双聘院士1人,高级职称近400人,博士70余人,拥有一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突出贡献专家、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
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前身是1929年创立的国民政府中央医院,1939年迁至重庆。1945年在学田湾设立国民政府中央医院城区门诊部,1947年该门诊部迁至现址,更名为国民政府中央医院重庆城区分院,1950年后相继整编为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政委员会直属医院。1951年负责西南局机关干部医疗保健工作,1954年设置全市唯一一家地专级以上高级干部病房(直至20世纪80年代),1955年正式命名为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1985年成为重庆市唯一的副厅级医院,1991年增挂重庆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1993年成为全市首批三级甲等医院,1997年增挂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2003年增挂重庆市眼耳鼻咽喉科医院,2006年增挂重庆中俄友好医院。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前身是1935年创立的重庆义林医院,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一路。1950年命名为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1961年按中央卫生工作会议决定进行学科调整,组建成全国唯一的外科医院即重庆市外科医院,同期建成中国第一个肝胆外科临床科室。1995年增挂重庆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研究中心,1996年增挂重庆市骨伤骨病医疗研究中心,2001年更名重庆市中山医院。2012年与重庆市肺科医院合并组建重庆市中山医院。
重庆市人民医院江北院区前身是重庆市肺科医院,创建于1956年,以呼吸疾病尤其是结核病防治为主,是西南地区较大的治疗各种肺部疾病和重庆市指定治疗结核病专科医院。医院曾用名为重庆市江北干部疗养院,后更名为重庆市第二结核病医院,1984年被市政府正式定名为重庆市肺科医院。1996年经市政府批准,增挂重庆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牌子。2012年与原重庆市中山医院正式合并成立重庆市中山医院。2019年12月27日,江北院区停诊。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始建于1929年。始初为万县市民医院,解放后,1951年更名为万县专区人民医院,1979年更名为万县地区人民医院,1993年更名为万县市中心人民医院,1998年定名为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历经8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辐射渝、鄂、川、陕,承担着周边23个区县的公共医疗救治任务,年门诊量235.12万人次,年出院病人8.2万人,年手术台次3.24万,是全国首家通过新三甲复评检查的区级医院,成功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拥有“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110余项。
医院占地面积431亩,建筑面积达50.07万平方米(含在建和规划建筑面积)。设有1个总院,8个各具特色的分院:平湖分院、百安分院、儿童分院、御安分院、肿瘤分院、急救分院、口腔分院、江南分院;拥有国家级医学专业中心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市级特色专科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市级科研机构和医学研究中心3个、区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20个、区级科研机构1个。
是川北医学院三峡临床学院;川北医学院、泸州医学院硕士生培养点;第三军医大学、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等9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和培训基地;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三峡临床基地;是渝东北105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县级医院的上级指导医院,区内15所乡镇中心卫生院统筹发展师带徒医院;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院拥有编制床位2270张,开放床位3000张,现有职工4825人,其中:在职职工3227人,社会化用工960人,离退休职工638人,博士4人,硕士202人(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78人)。
医院总资产35亿元,其中医院拥有世界领先的德国西门子3.0T核磁共振、128层螺旋CT、机械臂(ZEEGO)血管减影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5507台件,其中千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6台件,百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69台件,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738台件。
医院科研成果斐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国家专利技术8项。广泛开展心内直视手术、介入手术、微创手术、碘125粒子植入技术、生物细胞免疫技术、海扶临床应用技术等,在国内达到先进水平。
充分认识到文化是医院的根和魂,是医院发展的内动力,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融入治病,文化促进健康,文化促进医患和谐,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医院环境、文化、医疗、保健协调发展的办院新路径,把医院建成百姓就医的大院、花园、公园、乐园及文化教育基地,打造出了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品医院。
擅长: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著名中医肿瘤学家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家,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
擅长:危重病的救治。
从事儿内、急救专业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危重症及疑难杂症抢救治疗经验。特别擅长各种休克、中毒、抽搐等
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眼底疾病及小儿弱视诊治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长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难治
擅长: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青光眼、泪道疾病及眼外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汉族,陕西人。198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96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临床医疗学,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曾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全国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国营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有着百年的深厚底蕴。医院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