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小儿鹅口疮 )

别名:
小儿口腔念珠菌病
传染性:
有传染性
治愈率:
80%
多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的幼儿多见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水肿 呼吸困难 充血 口腔黏膜溃疡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小儿鹅口疮有哪些症状?

  一、诊断

  1.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

  又叫鹅口疮,好发于新生儿,小婴儿,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以及长期卧床休息的患者,特点是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分布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以舌,颊,软腭,口底等处多见,首先有黏膜充血,水肿,口内有灼热,干燥,刺激等症状,经过1~2天,黏膜上出现散在白色斑点,呈小点状和小片状,如凝乳,呈半黏附性略微高起,随后,小点逐渐融合扩大,成为形状不同的斑片,最后斑片又相互融合,经过数天,白色斑块的色泽,转为微黄,日久则可变成黄褐色,白色斑片与黏膜粘连,不易剥离,若强行撕脱,则暴露出血创面,局部潮红,可有溢血,但不久又被新生的斑片所覆盖,患者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一般情况良好,不影响吃奶,有时可出现患儿烦躁拒食,啼哭不安等情况,一般全身反应不明显,部分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偶有个别因累及消化道,呼吸道而出现呕吐,声嘶或呼吸困难,涂片和培养可帮助诊断。

  2.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

  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可以单独发病,也可和假膜型念珠菌病同时发生,患者多有服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史,口腔黏膜充血,形成广泛的红色斑块,边缘不整齐,好发于舌,颊及腭黏膜,舌部好发于舌背中线处,局部丝状乳头萎缩,病变双侧的丝状乳头增生与病变区形成明显的界线,这种表现又称抗生素舌炎,严重时在萎缩的红斑区可形成小的溃疡面,相对应的腭黏膜可出现充血的红斑区,疼痛并有明显的烧灼感。

  3.慢性萎缩型念珠菌病

  病损好发于戴上颌义齿和正畸矫正器的患者,也可发生于一般患者口中,常伴有口角炎,慢性病程,持续数月至数年,可复发,患者有轻度口干和烧灼痛。

  二、诊断

  根据各型临床表现,配合念珠菌涂片,培养和鉴定,一般比较容易诊断,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应结合组织病理检查。

相关推荐

小儿鹅口疮相关医生

更多>

  • 李秀莲,主任医师
    李秀莲 主任医师
    未开通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护理。

  • 彭玉,主任医师
    彭玉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小儿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周训银,主任医师
    周训银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口腔科

    擅长疾病:颌面外科

  • 王珩,主任医师
    王珩 主任医师
    未开通
    昆明市延安医院 儿科

    擅长疾病:对小儿佝偻病心肌炎、肺炎、贫血、腹泻、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诊治

  • 杨文静,主任医师
    杨文静 主任医师
    未开通
    西安市中心医院 口腔科

    擅长疾病:对口腔内科、外科、修复科和正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丰富经验,特别是能应用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及先进技术解决牙頜畸形的疑难病例及复杂病例,在口腔正畸学上有较深造诣,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也有独特造诣。

小儿鹅口疮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