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慢性胰腺炎(胆源性慢性胰腺炎 )

别名:
胆源性慢性复发性胰腺炎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60%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食欲不振 腹水 肝脾肿大 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胰腺内钙化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治疗?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一般治疗

  一、手术治疗

  手术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最常见的手术适应证是腹痛频繁发作,经内科治疗无效者。有胰管结石、胰管炎等胰管梗阻、狭窄,并有胰腺囊肿、胰腺脓肿或胰瘘及疑有胰腺癌时,均可视为手术指征。手术方式较多,应根据临床实际慎重选择,依据胆道疾病的不同而施行相应手术。部分病人胆道疾病根治后,胰腺逐渐恢复正常,但胰腺已发生严重器质性改变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胰腺引流、部分切除、甚至全胰切除术,对于顽固性剧痛的病例,可考虑施行胸腰交感神经切除、胰腺周围神经切断等手术。

  二、预后

急性水肿型预后良好,但如果胆道病变治疗不彻底,一次发作后常有频繁发作相随。出血性坏死型预后仍较严重,并可出现多种并发症。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1.中医辨证论治 本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个体差异较大,辨证分型目前缺乏统一标准,可参照“结胸”、“胸痛”、“泄泻”、“虚劳”等辨证用药。急性发作期按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治疗,缓解期可分为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肾阴亏虚3型。

  (1)气滞血瘀:肝胆不利,气机郁滞,气为血帅,气滞血瘀,结于膈下为病。证见腹中结块,固定不移,针刺样痛,痛有定处,面黯消瘦,纳少乏力,舌质青紫,脉涩。治宜活血化瘀。方选膈下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有当归、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等。

  (2)脾胃虚弱:肝胆不利,疏泄失职,横逆乘脾,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为病。证见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满,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则,健脾益胃。方用参苓白术散为主,常用药物有人参、白术、茯苓、怀山药、桔梗、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等。

  (3)肾阴亏虚:脾胃虚弱日久,气血来源不足,不能和调于五脏六腑,“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失脾胃之补养,肾阴亏虚,表现为形体消瘦,尿频量多,口干唇燥,五心烦热、舌药少苔,脉沉细数。治宜滋阴固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物有山萸、生地、熟地、杞子、桑椹子、麦冬、丹皮、茯苓等。

相关推荐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相关医生

更多>

胆源性慢性胰腺炎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