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 |
肝
卵巢
|
产科
|
AFP检查对肝癌有诊断意义。
|
肝脏B超 |
肝
|
|
肝脏B超有助于帮助诊断肝脏疾病。B型超声波检查是现代医学影像诊断最常用的方法,在肝病及其他一些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
淋巴细胞计数 |
血液血管
淋巴
咽喉
|
血液科
|
淋巴细胞计数(LY)检查对免疫性疾病及炎症的诊断有一定辅助意义。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核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减低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等。
|
染色体 |
全身
|
体检保健科
|
染色体检查可了解遗传信息的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ECT |
全身
|
|
ECT检查适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
抗核抗体 |
全身
|
风湿科
|
抗核抗体(ANA)测定对一些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有辅助意义。增高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药物性狼疮(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普鲁卡因胺、降压药肼屈嗪、治癫痛药物。抗甲状腺药物硫脲嘧啶等引起的狼疮)等。
|
尿维生素B1 |
全身
足部
|
|
尿维生素B1(VitB1,VB1)检查可了解体内维生素B1量的情况,了解有无维生素B1的缺乏状况。升高见于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霍奇金病。减少见于脚气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丙酮酸羧酶缺乏症、重度营养不良、心功能不全、酒精中毒、哺乳期、腹泻等。
|
平均红细胞体积 |
血液血管
|
血液科
|
红细胞平均体积检查可了解红细胞的情况,对某些血液病的诊疗有一定价值。
|
端粒酶 |
肺
肝
|
|
端粒酶检查可了解细胞分裂情况。
|
脾脏B超 |
脾
|
肿瘤科
|
脾脏超声检查对脾脏疾病具有诊断意义。
|
脱落细胞 |
子宫
卵巢
食管
肾
|
|
脱落细胞检查对癌症的诊断有辅助意义。癌瘤组织代谢高,癌细胞的表面缺乏钙和透明质酸酶,彼此粘着力比正常细胞低,易于脱落。
|
聚合酶链式反应 |
其他
|
血液科
传染科
性病科
|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出血时间 |
血液血管
|
血液科
|
1.BT缩短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心绞痛、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高凝血期等。
2.出血时间延长通常表示止血初期的障碍。见于:
(1)血小板质与量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贫血等。
(2)微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假血友病、坏血病等。
(3)其他:先天性纤维蛋白缺乏症、凝血酶原缺乏症、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新生儿出血病。抗凝血药物(如双香豆素、肝素)服用过量、慢性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肝脏疾患、严重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吸收减少、严重贫血等。
|
C-myc基因 |
全身
|
|
C-myc基因(C-myc)检查对肿瘤的诊断有辅助意义。过度表达见于各种肿瘤,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宫颈癌、某些神经母细胞病、粒细胞性白血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成骨肉瘤、软骨肉瘤、脊索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何杰金氏病及头部肿瘤等都有myc基因的扩增或过度表达。
|
脾脏触诊 |
脾
|
外科
体检保健科
|
脾脏触诊检查是用于检查腹部脾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脾肿大的分度在临床上,一般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至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亦称巨脾。
|
溶解酶 |
肾
输尿管
血液血管
|
|
溶解酶增高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泌尿系感染、肾移植所致的排斥反应。
|
尿本周蛋白 |
肾
|
|
尿本周蛋白(BJP)常出现于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 |
全身
|
|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用于布氏菌病的诊断。该病是人畜共患病之一,人类通过直接接触带菌动物而感染。
|
粒红比例 |
血液血管
|
血液科
|
粒红比例测定对血液病的诊断有辅助意义。比例增高见于各类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和单纯红细胞生成障碍。比例减低见于粒细胞缺乏症、增生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
回归热螺旋体 |
全身
|
心血管内科
消化内科
体检保健科
|
在血片上红细胞内见到螺旋体或在血液中见到活动的螺旋体,即可诊断为回归热螺旋体所致的回归热病。
|
肝、胆、胰、脾MRI |
肝
胆
胰腺
|
体检保健科
核医学科
|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能明确病变的程度、范围及其特征,并能和其他肿瘤鉴别。对肝、脾囊肿、海绵状血管瘤有确诊作用。
|
脾显象 |
脾
|
|
脾显像对脾脏的检查,如能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而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则对保留性脾手术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异常可见于:脾内占位性病变、脾显像是显示副脾、多脾的最好方法、脾显像能准确确定脾脏的位置,协助进行脾穿刺和放疗布野、可用于脾破裂和脾梗塞的诊断及疗效观察、脾显像是监测自体脾移植可靠而简便的方法。
|
胆汁溶菌试验 |
其他
|
消化内科
体检保健科
|
胆汁溶菌试验主要用于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前者阳性,后者阴性。
|
浆膜腔积液病原体 |
胸部
腹部
|
心血管内科
体检保健科
|
根据积液中查见病原体的种类可明确诊断为何种病原体感染的炎症渗出。经过治疗,炎性渗出减少,病原体可自渗出液中消失。
|
巨核细胞计数 |
血液血管
|
血液科
|
巨核细胞计数测定对髓增生性疾病的诊断有辅助意义。若巨核细胞明显增多,达100个以上,或达到几百个,可导致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若明显减少,甚至全片找不到巨核细胞,可能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巨核细胞生成障碍或急性白血病等。
|
红细胞花环试验 |
免疫系统
|
血液科
|
异常结果:免疫缺陷疾病(如无丙球蛋白血症、联合免疫缺陷)时M-RFC降低明显,而EA-RFC、EAC-RFC亦降低。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时,M-RFC、EA-RFC、EAC-RFC均显著升高。需要检查的人群:出现面色发白、头晕、心悸、出血、发热等症状的人群。
|
脂蛋白X(LP-X) |
胆
|
血液科
|
测定血清脂蛋白-X对鉴别黄疸有帮助,可了解胆汁淤积的严重程度。升高见于急性肝炎早期、肝癌、胆结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梗阻性黄疸(尤其是肝外胆汁淤积性黄疸)、家族性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
浆膜腔积液葡萄糖 |
颅脑
|
普外科
|
浆膜腔积液葡萄糖定量指检测积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以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葡萄糖含量明显减低是由于细菌和炎性细胞对葡萄糖的酵解作用增强、肿瘤细胞利用葡萄糖增多和葡萄糖从血浆转移到浆膜腔减低等所致。主要见于化脓性积液,其次结核性积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