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性疾病(脑缺血性疾病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75%
多发人群: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高血脂...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感觉障碍 一过性脑缺血 耳鸣 偏瘫 逆行性遗忘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脑缺血性疾病有哪些症状?

 脑缺血性疾病症状诊断

 一、症状

  临床分类和表现:

1.暂时脑缺血

包括短暂缺血发作(TIA)和可逆性缺血神经障碍(RIND)。前者指因暂时缺血,引起脑、视网膜和耳蜗等功能障碍,少有意识改变。症状持续数分钟,少数可持续数小时,但均在24h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后者的发病同TIA,只不过神经功能障碍持续大于24h,但不超过3周。如超过3周者,则属永久性脑缺血。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分为:

  (1)颈内动脉系统TIA:突发短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以单侧面部、手部受累常见,也可出现单眼短暂失明或黑蒙。主侧半球受累者,有言语功能障碍,出现短暂失读、失写和失语。

  (2)椎基动脉系统TIA:症状较颈内动脉系统复杂。眩晕、同向偏盲为最常见症状。此外,面瘫、耳鸣和吞咽困难等也可出现。头痛、复视、共济失调也可为患者主诉。口周感觉障碍为脑干受累表现。双颞侧内部缺血可出现突发记忆障碍,老年人多见,顺行性遗忘较逆行性遗忘多见,可持续数小时。TIA和RIND后短期内是脑梗死的高发期,9%~20% TIA和RIND患者最终演变为脑梗死。其中20%发生于1个月内,50%发生于1年内。

  2.脑梗死

常起病突然,根据病情有稳定型和进展型之分,前者指病情稳定无进展,历时24~72h,又称完全性脑卒中。11%~13%患者起病隐匿,无临床症状和体征,仅影像学发现有缺血灶。

  3.边缘型梗死

边缘区位于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之间和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分支交汇处。此外,小脑供应血管之间、基底节区、皮质下都有类似边缘区。这些区域主要由各大血管末梢支供血,最易受到缺血损害,形成从额叶到枕叶的镰形缺血灶。

  4.腔隙性梗死

由小穿通动脉病损引起的脑深部微小梗死,占脑梗死的12%~25%。梗死好发于基底节区以及丘脑、脑桥、内囊和白质内,可隐匿起病、无症状或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意识状态和高级皮质功能不受影响。

  二、诊断

  脑缺血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神经系统体验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阳性发现可以初步判定出病变血管的部位,是颈内动脉系统,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是血栓,还是栓塞,栓子的可能来源,并按照TIA、RIND、PS和CS的分类对病人做出诊断分型。

相关推荐

脑缺血性疾病相关医生

更多>

  • 杨培泉,主治医师
    杨培泉 主治医师
    未开通
    苏州市广济医院 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妇女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男子性功能障碍

  • 陆长英,主治医师
    陆长英 主治医师
    未开通
    苏州市广济医院 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青少年心理障碍治疗

  • 周渊峰,
    周渊峰
    未开通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儿内科疾病、特别是儿童癫痫、多动症、抽动症、发育障碍、睡眠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

  • 邹桂玉,副主任医师
    邹桂玉 副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擅长头痛、头晕、脑动脉硬化症、缺血性脑血管病、癫痫、睡眠障碍等神经科常见病的诊治及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中风易发因素的诊治;精通脑电图、脑电地型图的检查和分析。

  • 许英芬,副主任医师
    许英芬 副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神经内科

    擅长疾病: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癫痫和头痛头晕等疾病的诊治

脑缺血性疾病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