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

别名: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10%
多发人群:
30~50岁人群
发病部位:
典型症状:
腹胀 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 颈静脉怒张 肝脏肿大
并发症:
是否医保:
挂号科室:
治疗方法: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症状诊断

(一)、症状

  1、普遍增厚的心包束缚心脏,

全身各脏器淤血,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胸水等征象。结核性心包炎可在急性期后3~6个月出现症状。常见的有疲乏、气短、尿少、腹胀、食欲减退、腹水、肝大乃致全身水肿者,呼吸困难加重。

  2、半数患者发病是缓慢的,

不自觉地出现症状,没有急性心包炎的发作史。约30%的病人几个月前有急性心包炎病史,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后又逐渐加重。患者的病程长短不一,长者达十余年。多数病人在出现主要症状及明确诊断时,已有1年半至2年的病史。常见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腹胀、周围水肿、疲劳无力及咳嗽。所有的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轻微体力活动即出现气促,严重者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呼吸困难的原因多由于胸水或者腹水伴膈肌升高引起肺容量减少所致。虽然肺静脉压力有所升高,但很少出现肺间质水肿。因此,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和急性肺水肿比较少见。腹胀是由肝大、腹水及内脏淤血所致。肾血流量减少,体内水与钠潴留,产生周围水肿,多表现为踝部水肿。同时可存在心悸、疲劳无力、食欲不振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此外,咳嗽及心前区隐痛也较常见。

  除心脏外,肺、肝、脾及其它器官可有被动性充血及纤维化改变,与长期有心衰造成的改变类似。

  (二)、体征

  病人呈慢性病容,面部浮肿,浅静脉充盈,颈静脉怒张。可观察到Friedreich征。即颈静脉搏动时表现为舒张早期凹陷。当缩窄严重影响右心室回心血流量,吸气时可观察到颈静脉怒张明显(Kussmaul征)。如胸腔积液量多,肋间隙可增宽。半数病人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界叩诊正常或稍增大。有时在心脏收缩期间可观察到心尖区及胸骨左侧区域呈回缩改变,而在舒张早期呈快速外向运动。心率较快。约2/3的病人可听到舒张早期第三心音,是由于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所致。所有的病人都有腹部膨隆,肝脏肿大,腹水征阳性。约10%的病人出现脾肿大。血压正常或偏低,表现为收缩压降低。静脉压升高,大小循环时间均延长。患者常有奇脉,为吸气时脉搏减弱或者摸不清。血压计测定,吸气时收缩压较呼气时低10mmHg以上。有人认为上述变化是增厚的心包与膈肌粘连固定在一起,吸气时膈肌下降牵拉心包,使张力增加并限制心脏充盈,因而使心脏排血量骤减,致使动脉收缩压下降。

  心包普遍增厚,但不同的部分增厚的程度不一致,双侧心室表现及膈面心包增厚较为显著。增厚的心包由纤维组织构成。钙盐的沉积可形成斑块或条带状钙化,也可形成完整的骨性外壳。早期心包腔可有积液,心外膜上附着一层很薄的纤维素或纤维组织。随着病情进展,心包腔脏层之间逐渐发展为轻微粘连,紧密粘连,乃至紧密融合,后者在心包脏层之间无明显分界面。增厚的心包可与膈肌、胸膜及纵隔结构粘连。早期缩窄性心包炎出现心外膜下心肌萎缩,晚期广泛性萎缩,心室壁厚度明显比正常薄。也可由于慢性炎症浸润,发生局灶性心肌炎,造成部分心肌纤维化。少数情况下,在房室沟部位可出现环形狭窄。

  (三)、诊断

  依据病人有呼吸困难,肝肿大,腹水,静脉压升高,脉压差减小及奇脉,周围凹陷性水肿等临床表现,加上X线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方法,一般可得出正确诊断。

相关推荐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相关医生

更多>

  • 曹中良,主任医师
    曹中良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丹东市中心医院 心胸外科

    擅长疾病:擅长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完全电视胸腔镜微创胸外科手术等技术,尤其擅肺癌根治术的治疗,率先在丹东市开展主气管袖状切除、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创胸外科手术治疗。开展的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填补丹东市空白。

  • 罗欣,主任医师
    罗欣 主任医师
    未开通
    丹东市中心医院 心胸外科

    擅长疾病:擅长肺癌及食管癌根治术、完全电视胸腔镜微创胸外科手术等技术,尤其擅长肺癌根治术的治疗。目前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体个循环下的心脏外科手术。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