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哮喘
-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通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遗传因素、促发因素等都与其相关。
-
-
-
小儿发烧
-
小儿发烧,也被称为小儿高热,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症状。在医学上,发烧通常被定义为体温超过37.5℃。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
-
-
-
小儿肺炎
-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人群中。该病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等症状,也可能出现拒食、呛奶、呕吐及呼吸困难等情况。
-
-
-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本病由各种病毒和细菌或二者混合感染所引起,特应性体质、营养障碍、佝偻病和支气管结构异常等也可能是本病的危险因素。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群体,通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流鼻涕、咳嗽等,咳嗽逐渐加重并且有痰,起初是白色黏痰,几天后变为黄色脓痰。有的患儿痰常不易咳出,可在咽喉部或肺部闻及痰鸣音,早、晚咳嗽较重,经常因
-
-
-
小儿哮喘
-
小儿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等。这种疾病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并且可能由于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而引发。儿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
-
-
-
新生儿肺炎
-
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它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称为晚发型肺炎,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少数是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呼吸窘迫、甚至窒息,严重者会因为缺氧引起大脑损伤,留下永久的后遗症(
-
-
-
胸膜炎
-
胸膜炎是一种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也被称为“肋膜炎”。胸腔内可伴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 这种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肺炎、肺梗死、癌症、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或者由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病)、胰腺炎、损伤(如肋骨骨折)等引起。 胸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至呼吸困难。胸痛可以是突然出现的,程度
-
-
-
小儿支原体肺炎
-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MP感染可导致间质性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从而引起肺部炎症。该病原体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肺炎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可达10%~40%。
-
-
-
小儿流行性感冒
-
小儿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流感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原体,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最强,变异能力也最强,常常引起全球性的大流行。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起病急骤,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性强,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引起爆发
-
-
-
夏季感冒
-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同,它主要是感受了夏季的暑湿之邪。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胸闷、头身困重,口虽干但饮水不多等。根据中医辨证对感冒的理解,夏季的感冒症状一般分为暑湿感冒和暑热感冒。暑湿感冒多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而暑热感冒则主要出现于夏季酷热的环境中。对于暑湿感冒的治疗,中医主要采用清暑祛湿的方药,如常见的中成药有祛暑丸、暑湿感冒冲剂、金衣祛暑丸等。对于暑
-
-
-
吸入性肺炎
-
吸入性肺炎是指意外吸入酸性物质,如动物脂肪、食物、胃内容物以及其他刺激性液体和挥发性的碳氢化合物后,引起的化脓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前两种肺炎主要发生在孩子出生前和出生时,需要住院治疗,而乳汁吸入性肺炎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口咽部或食道的神经反射不成熟,肌肉运动不协调,常常发生呛奶或乳汁返流现象,乳
-
-
-
小儿结核病
-
小儿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个器官都可累及,但以肺结核病最为常见。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小儿结核病的潜伏期通常为6-12周,但也可能长达数月或数年。结核病的症状包括发热、盗汗、咳嗽、呼吸困难、体重减轻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肺空洞、肺不张等并发症。 小儿结核病的诊断主要通过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光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是一种皮肤试验,可以检测身体
-
-
-
矽肺
-
矽肺是一种职业病,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矽肺是尘肺中最常见、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我国每年有为2万例左右的尘肺新患者出现。矽肺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氧疗等,具体治疗方式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
-
新生儿窒息
-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抢救。它通常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缺氧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出生前母体基础疾病、子宫、胎盘和脐带因素、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新生儿呼吸道阻塞等等。 如果新生儿出现窒息,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
-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细支气管症状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流涕、阵发性喘憋及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于2~6个月小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本病最常见的病原体,常大范围流行,需及时治疗,预后多良好。
-
-
-
细菌性肺炎
-
细菌性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肺炎,通常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性肺炎的症状通常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
-
-
-
HIV相关呼吸道感染
-
HIV相关呼吸道感染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主要破坏CD4 T细胞,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最终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极高。 HIV相关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心动过速以及嘴唇发紫等,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极大损伤,病情严重时还容易并发严重的感染和肿瘤。
-
-
-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
-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支气管感染性疾病,通常继发于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持续性咳嗽、流鼻涕、咳痰异常等,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儿童免疫功能相对低下,以及受外界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导致呼吸道感染,久治不愈则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
-
-
-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
-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也被称为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是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的一种发生快消退亦快的免疫应答。这种反应通常是由某些抗原刺激引发,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功能紊乱。人类Ⅰ型超敏反应可表现为全身性超敏反应和局部性超敏反应两种。全身性超敏反应如药物过敏性休克(青霉素常见,其次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和血清过敏性休克(破伤风抗血清、白喉抗毒素等)。局部性超敏反应如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
-
-
-
腺病毒感染
-
腺病毒感染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饮食及接触污染物传播,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在冬季和春季流行。感染后可引起一系列呼吸道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咳嗽、咳痰等,同时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疼痛等。腺病毒感染在儿童中更为常见,但成人也可能被感染。感染严重时可能导致肺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等并发症,甚至致死。
-
-
-
虚寒咳嗽
-
虚寒咳嗽属于内伤咳嗽的范畴,主要由于素体虚弱,外感寒邪,邪气客肺,肺气失宣,或者实证咳嗽日久,伤及肺脾肾,使得实证转虚,热证转寒。
-
-
-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感染,主要侵犯扁桃体,导致咽部明显充血和扁桃体充血水肿,伴随明显压痛,组织表面有黄色渗出物。本病发病较急骤,临床表现为畏寒和体温升高,体温可达39~40℃,婴幼儿高热可引起抽搐反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导致的以肺实质受累为主的急性疾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呼吸急促、喉咙疼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同时,疫苗接种对于预防和控制疫情的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预防方面,建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
-
-
-
胸壁结核
-
胸壁结核是一种继发于肺或胸膜结核感染的肋骨、胸骨、胸壁软组织结核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胸壁疾病。本病常见于20~40岁的青、中年人,男性较多。病变好发于乳腺与腋后线之间的第3~7肋骨处。
-
-
-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
-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喉、气管、支气管急性弥漫性炎症。该病以喉部及声带下水肿、气管支气管渗出物稠厚及全身中毒症状为特征。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以2岁左右幼儿的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该病常发生于寒冷季节,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起病急,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恶果。
-
-
-
小儿喘息样支气管...
-
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多发于1-3岁小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该病多由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于过敏体质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
-
-
小儿感冒
-
小儿感冒,也被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它主要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包括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小儿感冒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鼻涕、鼻塞等,有时还可能出现喉咙痛、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小儿感冒在全年都可以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
-
-
-
心源性哮喘
-
心源性哮喘是一种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可与支气管哮喘相似。患者通常在入睡两个小时左右开始感到胸闷,并因此而惊醒,迅速坐起后便开始大口喘气,并吐出像泡沫一样的痰液。病情较轻的患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恢复正常,但严重者可能会有引发急性肺水肿的危险。
-
-
-
腺病毒肺炎
-
1958年以来我国各地相继证实,腺病毒除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致小儿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最为危重,尤以北方各省多见,病情严重者也较南方为多。华北、东北及西北于1958年冬及1963年冬有较大规模的腺病毒肺炎流行,病情极其严重。腺病毒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染。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往往同时发生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人群血清学研究说明,生后最初数月常存留从母体传递的腺病毒特异抗体,此
-
-
-
小儿气管、支气管...
-
气管、支气管异物(foreign bodies in the trachea and bronchi)是儿科的常见急危疾病之一,可以造成小儿的突然死亡,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致肺部损害,重者可窒息死亡。 异物分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异物乃因呼吸道炎症发生的假膜、干痂、血块、脓液、呕吐物等。外源性异物系经口吸入的各种物体。
-
-
-
哮喘持续状态
-
哮喘持续状态指的是常规治疗无效的严重哮喘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12h以上。哮喘持续状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哮喘类型,而是它的病生理改变较严重,如果对其严重性估计不足或治疗措施不适当常有死亡的危险。死于哮喘的尸检资料表明,最显著的异常是肺的过度膨胀,此乃由于弥漫的气道阻塞引起空气滞留所致。气道内有广泛的黏液栓,此黏液栓由黏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所组成,有时形成小支气管及其分支的管型。气道壁增厚,有大
-
-
-
休克型肺炎
-
休克型肺炎是指伴有休克的一种重症肺炎,多由毒力极强的革兰阳或阴性菌感染所致,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常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
-
-
小儿急性气管支气...
-
急性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本病多同时累及气管、支气管,故正确命名应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
-
-
-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指每小时睡眠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次数≥1次,伴有SaO2
-
-
-
小儿真菌性肺炎
-
小儿真菌性肺炎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真菌性肺炎在所有内脏真菌感染中占据首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细胞毒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有关。小儿真菌性肺炎的症状包括低热、咳嗽、气促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绀、精神萎靡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
-
-
小儿流行性喘憋性...
-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是我国独特的流行性肺炎。本病发病急、流行面广、进展快、症状重。本病的特点是:1.在农村出现明显的暴发流行。2.具有喘憋和发作性喘憋的特征。3.具有毛细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的肺部表现。4.主要侵犯婴幼儿。
-
-
-
细菌感染性肺炎
-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细菌耐药率增高,所谓“难治性”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
-
-
-
小儿继发性免疫缺...
-
因后天因素(理化因素、感染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生理发育不成熟、老年退化等)所致免疫缺陷,称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SID)。SID表现为轻度免疫功能缺陷,且常为可逆性变异,及时去除不利因素之后,有望恢复正常免疫功能。
-
-
-
小儿屏气发作
-
屏气发作(breath holding spell)多见于婴幼儿时期,是指儿童在剧烈哭闹时突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
-
-
-
新生儿喉喘鸣
-
新生儿喉喘鸣(laryngeal stridor of newborn)指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周内出现的喉部喘鸣声音,是由于在呼吸时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段所引起,可由多种病因造成气道狭窄段。好发于冬春季节。在婴幼儿期最常见,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重者可致呼吸困难甚或呼吸衰竭。
-
-
-
小儿衣原体肺炎
-
衣原体肺炎(chlamydial pneumonia)是指由衣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衣原体是一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主要有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N)、鹦鹉热衣原体(CP)和家禽衣原体四种,与人类相关的为前三种,均可引起肺炎,并可有肺外多系统损害。
-
-
-
小儿疱疹性角膜结...
-
临床上最常见的与结核感染有关的眼病,是疱疹性角膜结膜炎(herpetickeratoconjunctivitis)它是对结核杆菌或其产物的过敏反应。多见于原发结核患儿,尤多见于5岁以下。有时作为原发感染的首发症状出现,常因此发现其他部位活动性结核的存在。此病多见于高度过敏反应的结核患儿。也有些人认为,它是血行播散时期真正的结核病灶虽然病灶内从来未曾发现过结核杆菌。患儿多有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接触的历
-
-
-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staphylococcus aureus pneumonia)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肺炎。本病大多并发于葡萄球菌败血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细菌性肺炎之一,病情重易发生并发症。多见于幼婴及新生儿,年长儿也可发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治疗亦较为困难。
-
-
-
小儿慢性肺炎
-
病程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肺炎。近年来小儿急性肺炎病死率正在降低,但重症肺炎患儿有时未彻底恢复、复发及演变成慢性肺炎者颇不少见,一旦发生,往往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及时防治慢性肺炎非常重要。
-
-
-
吸入性损伤
-
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有毒烟雾或化学物质对呼吸道所致的化学性损伤,严重者可直接损伤肺实质。其多发生于大面积,尤其是伴有头面部烧伤患者。
-
-
-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
-
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又称哮喘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asthmatic pulmonary eosinophilia),也称支气管中央型肉芽肿病(Bronchocentric granulomatosis),或称支气管肺曲菌病(broinchopulmonaryaspergillosis)。以反复哮喘发作为其主要特征,大多数病人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多在40~60岁发病,女性多见。
-
-
-
新生儿获得性免疫...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使体内CD4淋巴细胞受损,导致全身免疫功能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而致死。
-
-
-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
-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1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
-
-
-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
-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由于胚胎时期膈肌闭合不全,至单侧或双侧膈肌缺陷,部分腹部脏器通过缺损处进入胸腔,造成解剖关系异常的一种疾病。胚胎发育中膈肌部分缺损为本病发病基础。分胸腹裂孔疝、食管裂孔疝和先天性胸骨后疝。
-
-
-
小儿高免疫球蛋白...
-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即Job综合征,又称姚皮炎综合征、慢性肉芽肿病变异型(Granulomatous disease variant)、Buckley综合征等。本病征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的少见疾病。1966年Davis以“Job综合征”为病名报告2例,1971年Pabst指出本病血清IgE增高,1974年Hill又发现本病还有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降低。该病主要特征有:①慢性湿疹性皮炎;②中性
-
-
-
小儿支气管扩张
-
支气管扩张系支气管因反复感染及分泌物阻塞或先天性发育缺陷等因素,造成管壁破坏、变形和扩张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病变一般为不可逆性,进展较慢。约50%的成人患者,症状常起自小儿时期,主要表现为经常发热,咳嗽,多痰、甚至咯血,近年由于加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以及抗生素的及时应用,发病率已有所减少,症状也较过去为轻。
-
-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
-
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引起的感染,大部分累及胃肠道,引起自限性胃肠炎或肠系膜和末端回肠腺体炎。败血症及其肺和其他内脏受累极少见,肺炎病例一般发生于肝硬化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
-
-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简称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间质性肺炎,多发生于婴幼儿。由于母传抗体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因而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即可发病,有报道新生儿病毒性肺炎中RSV占10%~15%。国外偶有院内感染导致产科医院新生儿病房暴发流行的报道。
-
-
-
小儿原发型肺结核
-
小儿原发型肺结核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结核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儿童各型肺结核总数的85。3%。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前者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后者以胸腔内肿大的淋巴结为主,而肺部原发病灶或因其范围较小,或被纵隔影掩盖,X线片无法查出,或原发病灶已经吸收,仅遗留局部肿大的淋巴结,故在临床上诊断为支气管
-
-
-
小儿腺病毒性肺炎
-
腺病毒肺炎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是我国儿童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腺病毒感染可引起咽-结合膜热、肺炎、脑炎、膀胱炎、肠炎等,其中腺病毒肺炎是婴幼儿肺炎中最严重类型之一。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
-
-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
-
肺炎链球菌肺炎(streptococcus pneumonia)是指由肺炎链球菌(旧称肺炎球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肺炎链球菌常引起以肺大叶或肺节段为单位的炎症,皆为原发性,3岁以上小儿多见,尤以年长儿较多,因此时该年龄组机体防御能力逐渐成熟.能使病变局限于一个肺叶或一个肺段而不致扩散,故又称大叶性肺炎。婴幼儿时期偶可发生,由于免疫功能尚不成熟,病菌沿支气管播散形成以小气道周围实变为特征的病变(支
-
-
-
小儿淋巴细胞间质...
-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ymphocyt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LIP)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炎,多伴AIDS发生。LIP和肺淋巴细胞样增生(pulmonary lymphoidhyperplasia,PLH)可见于各种免疫紊乱情况,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AIDS患者的肺部表现,目前认为是AIDS确定性疾病(an AIDS-definin
-
-
-
小儿流感病毒肺炎
-
本病是由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流感病毒肺炎是一种严重的间质性肺炎,有时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本病多发生于弱小婴幼儿,集中于6个月至2岁的年龄阶段,流行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乙型流感病毒肺炎一般较甲型所致者为轻。
-
-
-
小颌畸形综合征
-
小颌畸形综合征(micrognathia syndrome)又称腭裂-小颌畸形-舌下垂综合征、小下颌-舌下垂综合征、小颌大舌畸形综合征、吸气性气道阻塞综合征、Robin综合征、Pierre-Robin综合征等。本病征以新生儿、婴儿时期的先天性小颌畸形、舌下垂,腭裂及吸气性呼吸道阻塞为特征,本病征引起的呼吸道阻塞造成死亡,发生率较高。
-
-
-
新生儿衣原体感染
-
沙眼衣原体可感染妊娠妇女的子宫颈并通过受染母亲的产道感染新生儿,在新生儿引起结膜炎和肺炎。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种近似于细菌的病原微生物。
-
-
-
小儿巨细胞病毒肺...
-
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在先天性或后天性病例中大多数症状不明显。出现症状者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巨细胞病毒肺炎(cytomegalovirus pneumonia)是这类病的一个组成部分。CMV多为隐性感染,也可引起巨细胞包涵体病,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生在出生前(胎内感染)者为先天性感染;若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患病者为后天性感染,前
-
-
-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
-
肺先天性发育不全可根据其发生程度分为3类:肺未发生(agenesis):一侧或双侧肺缺如;肺未发育(aplasia):支气管原基呈一终端盲囊,未见肺血管及肺实质;肺发育不全(hypoplasia):可见支气管、血管和肺泡组织,但数量和(或)容积减少。患者可能伴发肺血管及其他畸形病变。
-
-
-
胸壁深部软组织感...
-
胸部深层软组织可因外伤、表皮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脓胸及脓毒血症引起感染而发生疏松结缔组织炎称为胸壁深部软组织感染。
-
-
-
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又称急性栗粒性肺结核,是原发感染恶化的结果。主要发生于3 岁以下婴幼儿。本病多在原发感染后3~6个月发生,春季发病高。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结核后容易形成结核菌血症。当原发病灶或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发生溃破时,则大量细菌由此侵入血液,引起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978年我国新修订的肺结核分类法将其列为第Ⅱ型,是肺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病型。是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在肺部的表现,90%
-
-
-
小儿气胸
-
气胸(pneumothorax)指胸膜腔内蓄积有气体,若同时有脓液存在,则称为脓气胸(pyopneumothorax),二者病因与临床表现大同小异,故合并叙述。从早产婴到年长儿均可见。可为自发性气胸或继发于疾病、外伤或手术后。
-
-
-
先天性声门下狭窄
-
正常婴幼儿声门下腔的直径为5.5~6mm,由于发育异常、声门下腔狭小引致阻塞者,称先天性声门下狭窄。为声门下腔壁之一侧或两侧阻塞,多为弹性圆锥病变,但亦有环状软骨畸形所致。
-
-
-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
-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congenital 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PAVF)亦称动静脉瘤(arteriovenous aneurysm),为较常见先天性发育畸形,胚胎期肺循环动静脉间毛细血管吻合支扩大,形成肺动静脉间异常交通。约1/3患者呈肺内多发病灶,属显性遗传。病员及其家族常伴有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agic t
-
-
-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又名休克肺综合征,是在抢救或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的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综合征。它是肺对不同情况下严重损伤时的非特异性反应,其特征是严重的进行性呼吸衰竭,尽管吸入高浓度氧仍不能纠正。近年来虽由于对本征的早期诊断及呼气末正压呼吸器的应用,使预后有所改善,但病死率仍很高。1967年Ash
-
-
-
小儿副流感病毒肺...
-
副流感病毒肺炎因副流感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全年均可发病,可引起小儿轻重不同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如感冒、中耳炎、重症喉、气管、支气管炎(Croup)、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副流感病毒肺炎(parainfluenzal pneumonia)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类似,是婴幼儿肺炎中较常见者。
-
-
-
小儿肺不张
-
严格说肺不张(atelectasis)应指出生后肺从未充盈过气体,而已经充气的肺组织失去原有的气体(eaeration)应称肺萎陷(pulmonary collapse)。但由于多年来沿用习惯,广义肺不张可包括先天性肺不张及后天性肺萎陷。此处仍沿用肺不张一词。肺不张表现为肺泡内不充气,引起肺泡萎陷。
-
-
-
小儿呼吸衰竭
-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一种重危的临床综合病征,为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引起死亡的多见原因,简称呼衰。呼衰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枢和(或)外周性呼吸生理功能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PaO2)6.67kPa(50mmHg),并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小儿多见急性呼吸衰竭。
-
-
-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
-
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指以支气管组织成分为囊壁、内含黏液或气体的先天性囊肿,曾被称为先天性囊性支气管扩张或先天性支气管源性囊肿。目前认为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是在肺胚胎发育的26~40天即气管发育的最活跃期,肺芽远端小块肺实质细胞在其分支过程中与之脱离,异位发育而成,但与肺隔离症不同,它没有进一步发育,因此可以认为支气管囊肿、肺隔离症(包括叶内、外型)、还有先天性囊性支气管扩张等在类似病因、病理基础的一个
-
-
-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congenital bronchial cysts)系先天性肺胚芽发育异常,部分支气管树停止发育,并与邻近正常气道组织分离。若发生于胚胎发育早期阶段,肺组织尚未充分形成,近端气管芽生异常,则该囊肿多位于肺外纵隔部位,成为纵隔支气管囊肿;若发生于胚胎发育后期阶段,肺组织已充分发育,远端气管-支气管树芽生异常,则该囊肿多位于肺内,成为肺内支气管囊肿。
-
-
-
小儿双唇综合征
-
双唇综合征(Laffer-Aschers syndrome),又称甲状腺肿和双唇综合征、眼睑松弛综合征、Laffer-Ascher综合征,Ascher综合征。1909年Laffer首次报道1例双唇和眼睑松垂患者,后来Ascher又发现第三个症状——非毒性甲状腺肿大。因此国外学者将双唇-眼睑松垂-非毒性甲状腺肿大三联征称为Laffer-Ascher综合征。
-
-
-
小儿支气管肺发育...
-
支气管肺发育不全(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种慢性肺损害,因多发生在未成熟儿及患肺透明膜病应用高浓度氧和机械通气存活后,并且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肺纤维化,故又称为呼吸机肺或纤维增生性慢性肺病,现也称作慢性肺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CLD),有学者将BPD、Wilson-Mikity综合征和慢性未成熟儿肺功能不全(chron
-
-
-
小儿热带嗜酸性粒...
-
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ropical eosinophilia)是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这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一些热带病,主要是寄生虫病和寄生虫感染有关,是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pulmonary eosinophilia)的一种类型。
-
-
-
小儿军团病
-
军团病即军团菌肺炎(legionnaires’pneumonia)是由革兰阴性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所引起,已证实该细菌是一种新型的致病菌,并能引起肺炎和庞地亚克热(Pantiac fever)两种感染。因1976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退伍军人大会时暴发而得名。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首次发现后,相继在20多个省(市)流行。近十多年来这种新型肺炎已受到广泛重视。小儿发
-
-
-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
一、概述: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原呼吸功能正常,由于某种突发原因,例如气道阻塞、溺水、药物中毒、中枢神经肌肉疾患抑制呼吸,机体往往来不及代偿,如不及时诊断及尽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常可危及生命。但此型呼吸衰竭患者原呼吸功能常大多良好,若及时有效抢救,预后往往优于慢性呼吸衰竭。但是在临床也可常见到原呼吸功能较差的患者,由于某种突发原因,常见呼吸道感染引起气道阻塞可致PaCO2急剧上升、PaO2急剧下降,
-
-
-
小儿右肺中叶综合...
-
右肺中叶综合征即中叶综合征(Middle lobe syndrome),又称中叶-舌部综合征、右肺中叶不张综合征、急性暂时性中叶疾病、右中叶慢性肺不张合并肺炎、Brock综合征、Graham-Burford-Mayer综合征等。1937年由Brock最早报道,后人称Brock综合征,1948年Graham进一步研究发现本病征肿大的淋巴结为非特异性炎症并命名为右肺中叶综合征。狭义来说,是指由于右肺中
-
-
-
小儿嗜血流感杆菌...
-
嗜血流感杆菌肺炎(hemophilus influenzal pneumonia)是由嗜血流感杆菌所引起。多见于4岁以下婴幼儿,偶见于新生儿及成人,常并发于流感病毒或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人。1892年Pfeiffer首次从流行性感冒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中分离到本菌,被误认为流感的病原体而定名,一直沿用至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结果与其他细菌性肺炎不易鉴别。
-
-
-
小儿特发性肺含铁...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是一种肺泡内反复出血,致肺间质内铁质积聚,终而造成进行性肺纤维化。是一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多见于儿童。临床以缺铁性贫血、咳嗽、咯血及进行性气促为主的疾病。
-
-
-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
-
先天性肺囊肿(congenital pulmonary cyst)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肺发育异常症。病变的肺组织出现单个或多个囊肿,可累及一个或数个肺叶。其临床表现颇不一致,有的可完全无症状,有的可因囊肿内出现张力性积气而引起严重的压迫症状。
-
-
-
新生儿肺气漏
-
由多种病因所致肺泡内气体外漏至体内,称为肺气漏。漏出的气体可积存在肺间质(间质性肺气肿)、胸膜腔(气胸)、纵隔(纵隔气肿)、心包(心包积气)或扩展至腹腔(气腹)。病因较复杂,且常常多病因并存。发病率约为1%~2%。
-
-
-
小儿脓胸
-
脓胸(pyothorax)是指胸膜腔内有脓液积聚,故又称为化脓性胸膜炎(purulent pleurisy),在婴幼儿最多见。一般胸腔穿刺液在试管内静置沉积24h后,1/10~1/2应为固体成分。少于1/10则称为胸腔积液。
-
-
-
小儿肺水肿
-
肺水肿(pulmonary edema)是一种肺血管外液体增多的病理状态,浆液从肺循环中漏出或渗出,当超过淋巴引流能力时,多余的液体即进入肺间质或肺泡腔内,形成肺水肿。本病可并发于多种疾病,病情常危重,应积极抢救。
-
-
-
小儿特发性肺纤维...
-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又称特发性致纤维化肺泡炎、Hamman-Rich综合征,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diffuse interstitial fibrosis of the lung),欧洲学者称之为隐源性致纤维化肺泡炎(cryptogenic fibrosing alveolitis),现多简称致纤维化肺泡炎
-
-
-
细粒棘球蚴病
-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granulosa)是动物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又称为囊型包虫病。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狗是其终宿主,羊、牛是其中间宿主,故本病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也可成为其中间宿主,发生包虫病。包虫囊肿在肝脏内最多见,其次是肺部,脑、骨骼等其他脏器偶尔也被侵犯。目前21个省(市、区)报道有原发性人、畜包虫病及家、牧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流行区主要分布于
-
-
-
小儿结节性硬化综...
-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即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又称Bourneville综合征、Pringle综合征、Bourneville-Pringle母斑病、面部对称性血管扩张性纤维瘤母斑(naevus fibromatous angiectodes symmetricus faciei)等,是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个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对该病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目前认为是以多
-
-
-
小儿卡肺囊虫肺炎
-
卡氏肺囊虫(PC)目前一般认为是原虫的一种。有关PC的生活史尚未完全了解,但已知属于人畜共同感染症的一种。PC肺炎是宿主存在免疫缺陷的基础上发生的机会感染性疾病。
-
-
-
小儿肺隔离症
-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是一种肺组织的先天发育异常。其特征为有一部分肺组织与正常的肺组织相隔离,且与正常肺组织的支气管和肺动脉不相连,其血液供应来自主动脉的一个异常分支。可分为两型,叶内型和叶外型。
-
-
-
小儿外源性变应性...
-
过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是一组由不同致敏原引起的非哮喘性变应性肺疾患,以弥漫性间质炎症为其病理特征。系由于吸入各种有机物尘埃,含有真菌孢子,细菌产物、动物蛋白质或昆虫抗原的有机物尘埃微粒(直径
-
-
-
新生儿Wilson-Mikity...
-
本综合征主要发生于胎龄
-
-
-
小儿原发性纤毛运...
-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又称纤毛不动综合征(immobile cilia syndrome),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引起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包括纤毛不动综合征、Kartagener综合征、纤毛运动不良和原发性纤毛定向障碍等几种类型。PCD中50%的病例合并内脏转位,形成Kartagener综合征。
-
-
-
锡尘肺
-
金属粉尘是指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微小固体颗粒,又称金属气溶胶。锡(tin)是银白色略带蓝色的金属,具有熔点低、沸点高、韧性大、抗腐蚀性强等物理特征,工业主要用于制造黄铜、青铜及巴必脱合金等,食品工业常用马口铁、锡箔作为包装材料。 金属粉尘沉着症的共同点是暴露工人的X线胸片表现有密度增高、边缘清晰的小圆形阴影为主的X线征象,停止接尘后一定时间,肺部X线阴影可自行消退(即“自净”)
-
-
-
小儿哮喘性肌萎缩...
-
哮喘性肌萎缩综合征即哮喘性肌萎缩(asthmatic amyotrophy)、Hopkins综合征(Hopkins syndrome),又称急性哮喘并发脊髓灰质炎样损害。本病征的主要特点是于小儿哮喘发作后1周左右,出现类似脊髓前角灰质炎样的单肢弛缓性瘫痪。
-
-
-
小儿肺脓肿
-
肺脓肿(abscess of lung) 是指由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肺实质炎性病变,坏死液化,形成内含脓液的洞腔。主要继发于肺炎,其次并发于败血症。偶自邻近组织化脓病灶,如肝脓肿、膈下脓肿或脓胸蔓延到肺部。此外,肿瘤或异物压迫可使支气管阻塞而继发化脓性感染,肺吸虫、蛔虫及阿米巴等也可引起肺脓肿。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抑制药的应用均可促使其发生。
-
-
-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
-
肺泡性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亚急性、进行性呼吸功能不良,肺泡内积聚富有黏蛋白物质及脂质的疾病。又称肺泡磷脂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hospholipidos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慢性肺疾病,其特点为肺泡内有富含脂质的糖原(PAS)染色阳性蛋白物质沉着,这些物质被称作表面活性物质,是磷脂和各种表面活性蛋白
-
-
-
小儿内脏幼虫移行...
-
内脏幼虫移行综合征即Loffler综合征,又称单纯性嗜酸细胞增多性肺浸润征(pulmonary idiopathic eosinophilia,PIE)。属一种肺部的变态反应性综合征,轻症无热或微热、自觉疲乏、食欲不振、夜间出汗、轻微干咳;重症可有高热、发作性阵发性咳嗽、可伴有黏痰、甚至咯血、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有哮鸣音或湿性啰音;叩诊有时呈浊音。小年龄患儿常有肝脏肿大。
-
-
-
小儿肺栓塞
-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既往观点一直认为儿童PE在临床少见,但国内外大量资料及尸检证实本病并非罕见病。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存在PE发生的高危因素,是造成儿童PE的主要病因,如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凝状态等。
-
-
-
小儿囊性纤维性变
-
囊性纤维性变(cystic fibrosis,CF)又称黏滞病或黏液黏稠病(mucovisicidosis),是儿童和成人的一种全身外分泌腺功能紊乱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病可累及多系统,主要侵犯呼吸道和消化道,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肺部病变,可占大约95%。CF是一种与黏稠的黏液分泌、吸收不良及感染等多种合并症相关的慢性隐袭进行性疾病。
-
常见疾病
专家推荐
-
-
陈民钧
-
擅长: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方面的检验。
陈民钧,女,临床检验研究员,教授(已退休),1933年出生,长沙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
-
-
-
朱珠 药师
-
擅长:1.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病多科团队门诊,侧重帕金森患者的用药评估与患者教育。2.常用吸入治疗装置的使用辅导。3.海外购药的识别与服用管理。。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教授,执业药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
-
-
-
陆相云 主管护师
-
擅长:危重症及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咨询问题包括:尿路造口及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压力性损伤(压疮)及失禁护理相关问题。。
主管护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一病房护士长,ICU专科护士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亚洲男科协会护
-
-
-
茅枫 副主任医师
-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擅长乳腺疾病的诊治、乳腺癌的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简历:199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
-
推荐医院
-
-
北京协和医院
-
综合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最早承
-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综合医院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她就是四川大学华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综合医院
一、历史沿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前身是中国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953年10月,总后方勤务部卫生部决定将“中
-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综合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属事业单位,是复旦大学附属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开业于1937年,是中国人创建和
-